
大拇指腱鞘炎做完小针刀注意什么

一、伤口护理要点
1.保持清洁干燥:术后需确保手术创口部位清洁,短时间内避免沾水,可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创口进行保护,防止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引发感染,每日可按照医护人员指导查看创口状况,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
2.避免外力触碰:术后应注意避免大拇指创口部位受到外力碰撞或摩擦,以免导致创口受损,影响愈合进程,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动作时要格外小心,如拿取物品等操作要轻柔。
二、制动与休息要求
1.限制拇指活动:术后短时间内要适当限制大拇指的过度活动,例如避免长时间屈伸、抓握等动作,让受伤的腱鞘部位得到充分休息,以利于组织修复,一般建议在术后1-2周内尽量减少大拇指的大幅度活动,可使用绷带适当固定拇指于相对静止的位置,但固定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2.注意休息姿势:休息时要注意保持大拇指处于相对舒适且有利于恢复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处于不良姿势导致大拇指受力不均,比如睡眠时避免压迫手术侧的大拇指,坐着时可将手臂放置于合适高度,使大拇指自然放松。
三、异常情况观察
1.关注局部症状:密切观察大拇指创口周围是否出现红肿加重、疼痛明显加剧、有异常分泌物等情况,如果发现创口红肿范围扩大、疼痛难以忍受或有脓性分泌物等,可能提示感染等异常问题,需及时就医处理。
2.留意全身反应:同时要留意有无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若出现发热情况,也可能与创口感染等相关,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评估。
四、康复锻炼注意
1.康复时机把握:在创口基本愈合后(一般术后1-2周左右,具体需遵医嘱),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始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进行剧烈的康复动作。
2.康复锻炼方式:康复锻炼主要是进行大拇指适度的屈伸等轻柔活动,比如缓慢地做大拇指由伸直到弯曲,再由弯曲到伸直的动作,但要注意活动幅度和力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每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可分多次进行,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康复锻炼时要更加轻柔,锻炼强度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调整,因为老年人组织修复能力较年轻人相对较差,所以康复过程更需谨慎,密切关注锻炼后的身体反应。
2.孕妇:孕妇在术后要特别注意护理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的药物等,严格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在休息、伤口护理以及康复锻炼等方面都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充分考虑孕期特殊生理状况对恢复的影响。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环境可能影响创口愈合,所以术后要更加密切关注创口的愈合情况,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遵循糖尿病饮食等相关要求,以保障创口能够顺利愈合,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