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中医治胃病的方法

2025年09月01日 17:35:38
夏昆鹏
夏昆鹏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中药内服疗法

(一)辨证论治

1.肝胃不和型

-多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所致。常见症状为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因素而发作或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治疗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法,方剂常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现代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中的药物成分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能够缓解胃黏膜的炎症状态,从多方面改善肝胃不和型胃病患者的症状。

2.脾胃虚寒型

-多由脾胃阳气不足,中焦虚寒引起。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治疗宜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剂可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建中汤中的黄芪、桂枝等药物具有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增强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等作用,能够促进脾胃虚寒型胃病患者受损胃黏膜的修复,提高脾胃的运化功能。

3.胃阴不足型

-多因久病耗伤胃阴,或热病后期津液未复等所致。症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为法,方剂常用益胃汤加减。益胃汤中的沙参、麦冬等药物能够滋养胃阴,改善胃黏膜的营养状态,调节胃液分泌,对胃阴不足型胃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二、针灸推拿疗法

(一)针灸疗法

1.体针

-选穴:常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中脘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可健运脾胃、和胃止痛;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针刺时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或补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操作。现代研究显示,针刺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调节胃肠的运动功能,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胃黏膜的防御机制。

2.艾灸

-对于脾胃虚寒型胃病患者,可选用艾灸中脘、神阙、关元等穴位。艾灸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中脘艾灸能温通脾胃阳气,神阙艾灸可温补元气,关元艾灸能培补下焦阳气。通过艾灸这些穴位,可使患者胃脘部的寒凝得散,阳气得复,从而缓解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等症状。艾灸时要注意掌握好距离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一般每穴艾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二)推拿疗法

1.腹部推拿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掌根或全掌在患者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揉动,时间约5-10分钟,可起到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作用;然后用拇指或多指在中脘、天枢、气海等穴位进行点按,每穴点按1-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腹部推拿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操作时手法要轻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力度。

2.背部推拿

-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滚法在患者背部膀胱经循行部位进行操作,从肩部开始,沿脊柱两侧向下至腰部,往返操作3-5遍;然后用拇指或多指在脾俞、胃俞、肾俞等穴位进行按揉,每穴按揉1-2分钟,以患者有酸胀感并向腹部放射为佳。背部推拿可以调节脏腑功能,通过刺激背部的穴位,间接调节脾胃的功能,对于各种类型的胃病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食疗方法

(一)适合不同证型的食疗方

1.肝胃不和型

-可选用佛手陈皮粥。佛手10克,陈皮6克,粳米50克。将佛手、陈皮煎水去渣,加入粳米煮粥,每日1次。佛手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陈皮能理气健脾,此粥适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嗳气等症状。

2.脾胃虚寒型

-推荐生姜大枣粥。生姜10克(切片),大枣5枚,粳米50克。将生姜、大枣与粳米一同煮粥,每日1次。生姜温中散寒,大枣健脾益胃,该粥适合脾胃虚寒导致的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等情况。

3.胃阴不足型

-可食用沙参麦冬粥。沙参15克,麦冬10克,粳米50克。沙参、麦冬煎水取汁,加入粳米煮粥,每日1次。沙参、麦冬滋阴养胃,此粥对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隐隐灼痛、口燥咽干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四、生活方式调整

(一)饮食规律

-无论哪种类型的胃病患者,都应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饥过饱,过饥会使胃黏膜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过饱则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一般建议每日三餐定时,每餐七八分饱即可。对于儿童患者,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过多零食;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减退,更要注意饮食的定时定量和易于消化。

(二)避免刺激性食物

-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黏膜的炎症;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生冷食物会使脾胃阳气受损,导致脾胃虚寒症状加重。例如,对于脾胃虚寒型胃病患者,食用过多生冷食物可能会使胃脘疼痛加剧,大便溏薄症状加重。同时,要减少咖啡、浓茶的摄入,因为这些饮品也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应尽量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加重胃病病情。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胃病患者在采用中医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针灸推拿的力度。在食疗方面,要选择适合儿童口味且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或难以消化的食物。针灸推拿时手法要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例如,儿童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在使用中药时要选择药性较为平和的药物,剂量也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中医治疗胃病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更加注重温和、安全。例如,老年患者进行艾灸时,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防止烫伤;在食疗方面,要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山药粥、小米粥等,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刺激胃黏膜。对于老年患者使用的中药,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与其他正在服用的药物产生不良影响。

早泄中医治疗
何峰
何峰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6日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中医认为早泄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多因禀赋不足房劳过度情志不遂等致肾虚肝郁湿热等病理变化常见治疗方法有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情志调节循证依据是中医综合治疗早泄有一定效果注意事项包括特殊人群需谨慎用药生活方式要健康病情需监测。
中医按摩可以恢复视力吗
尹德海
尹德海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按摩对部分视力问题有一定辅助作用如缓解视疲劳等但有限且个体差异大;对近视不能根本恢复屈光状态,对老花眼可缓解不适但不能完全恢复;儿童按摩需谨慎由专业医师操作,患严重眼部疾病者不能替代正规医疗,应用中医按摩改善视力需谨慎特殊人群遵专业指导。
小孩发烧中医的降温方法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物理降温法包括温毛巾擦拭适用于各年龄段发热小孩用32-34℃温毛巾擦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10-15分钟新生儿小婴儿擦拭要轻柔伴寒战停擦退热贴适合各年龄段小孩凝胶物质吸热贴额头等部位过敏则取下中医外治法穴位推拿清天河水是推前臂正中总筋至曲泽清热解表皮肤破
中医湿气重怎么处理
李秀娟
李秀娟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
生活方式调整需适度运动以促进湿气排出并打破久坐不良状态、注意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适宜不同人群身体状况;饮食调理要选择祛湿食物并避免生冷油腻甜食;中医理疗可通过艾灸刺激祛湿穴位、拔罐排出湿气且不同人群注意操作要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湿气重时各有不同注意
湿气重,中医吃什么药
周训杰
周训杰主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药方剂类有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具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功效适用于湿滞脾胃证一般成年人适用孕妇慎用阴虚气滞或胃弱食少者不宜;藿香正气散由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组成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成年人适用儿童需谨慎
我湿气重怎么调理看中医吗
李静
李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湿气重可通过中药调理(辨证选方、选中成药)、针灸推拿(针刺特定穴位、推拿按摩)、中医食疗(选祛湿食物、举例食疗方)等中医方法调理,还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运动锻炼、改善居住环境),不同人群(儿童、女性、男性、老年人群)调理有各自特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女性
湿气重怎么调理需要求助中医
肖岚
肖岚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湿气重的调理需综合饮食、运动、生活环境、中医理疗及中药等多方面进行根据不同人群特点个性化调整最好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系统调理饮食上多吃祛湿食物避免油腻甜食运动可选有氧运动并保持合适频率生活环境要干燥衣着适时增减中医理疗可艾灸拔罐但需专业操作中药方剂和成药要在专
湿气中医怎么调理
贯剑
贯剑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上海龙华医院
祛湿可从多方面调理,饮食上可选具健脾利湿作用食物并避免生冷油腻之物;运动要选适合方式、频率和时间;穴位按摩可按足三里、阴陵泉等穴并注意不同人群手法;中药需辨证论治选方剂或中成药且特殊人群谨慎;生活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注意穿着根据情况增减以避免湿气入侵,不同
想问问中医湿气重怎么办
巩颖
巩颖主管药师
2025年10月14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祛湿可从饮食调理多吃健脾利湿食物并避免生冷油腻甜食、运动祛湿选择适合方式并坚持、中医理疗艾灸选足三里等穴位且注意相关人群、拔罐注意部位和频率及相关人群、生活习惯调整居住环境防潮和注意作息规律等来进行。
湿气重中医怎么治疗
赵冰
赵冰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针对湿气重有内治法包括辨证论治(寒湿困脾用实脾饮加减、湿热中阻用连朴饮等及不同人群用药注意)和中成药调理(参苓白术散适脾虚湿盛、二妙丸治湿热下注等及不同人群服用注意),外治法有艾灸疗法(选穴及不同人群艾灸注意和操作方法)和拔罐疗法(拔罐部位选择及不同人
体内湿气重中医调理
姚暄
姚暄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调理体内湿气可从饮食、运动、中医穴位、生活习惯方面入手,饮食上选择健脾利湿、清淡易消化食材并禁忌生冷、高糖高脂肪食物,运动可选快走、瑜伽等且注意频率时间,中医穴位可按摩足三里、阴陵泉等或艾灸相关穴位,生活中要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保证充足作息规律。
体内湿气重怎么治疗,看中医
韩东彦
韩东彦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体内湿气重可从中医辨证论治、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疗法、生活方式调整、情志调节等方面调理,中医辨证需专业中医师综合判断不同证型,中药调理常用茯苓等祛湿中药及平胃散等方剂,针灸推拿可通过刺激穴位、调整经络气血等祛湿,生活方式调整要注意饮食宜食祛湿食物、忌食加重湿
湿气重中医调理的方法
张丽娜
张丽娜住院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中医调理湿气重可从食疗、穴位按摩、运动、起居等方面进行,食疗可选薏米、红豆、冬瓜等搭配食用;穴位按摩可按阴陵泉穴、丰隆穴;运动可选择慢跑、太极拳等;起居要控制居住环境湿度并定时通风换气。
体内湿气重中医能调么
徐战平
徐战平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广东省人民医院
体内湿气重中医可通过多种方式调理,中药调理分寒湿、湿热等证型用相应中药;针灸推拿可通过刺激穴位、按摩经络穴位祛湿;食疗辅助可选具祛湿作用食材及如荷叶粥等食疗方;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适当运动(不同人群选适合运动且有病史者遵医嘱)和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来减少湿气侵袭,
寒湿气太重中医怎么调理
蒉纲
蒉纲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中医调理寒湿气太重可通过中药调理(选草药方剂、中成药)、针灸推拿(针刺特定穴位、推拿按摩)、艾灸疗法(选关元等穴位、注意操作要点)、饮食调理(选散寒除湿食物、避生冷寒凉等食物)、运动锻炼(选适合运动方式、注意运动事项),不同人群如儿童、女性、老年人调理有各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