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筋拉伤了是什么症状

一、疼痛
拉筋拉伤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拉伤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痛感,疼痛程度因拉伤严重程度而异。轻度拉伤可能是轻微的酸痛,在活动或按压时疼痛加剧;中度拉伤疼痛较为剧烈,即使在休息时也能感觉到明显疼痛,且会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重度拉伤则会产生尖锐剧痛,甚至使人难以忍受,严重限制肢体活动。这种疼痛主要是由于肌肉、肌腱或韧带等组织受到损伤,局部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例如,一项针对运动损伤的研究发现,拉筋拉伤患者中,超过90%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
二、肿胀
拉伤部位常伴有肿胀。这是因为拉伤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到周围组织间隙,从而引起肿胀。肿胀一般在拉伤后数小时内逐渐出现,肿胀程度同样与拉伤程度相关。轻度拉伤肿胀可能不太明显,外观仅有轻微隆起;中度拉伤肿胀较为显著,局部皮肤可能有紧绷感;重度拉伤肿胀严重,甚至可能出现淤血、瘀斑等情况。有研究表明,约70%的拉筋拉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
三、淤血
部分拉筋拉伤患者会出现淤血现象。这是由于血管破裂后,血液渗透到皮下组织,形成淤血斑块,颜色多为青紫色。淤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拉伤部位、损伤血管大小及出血量有关。通常在拉伤后的12天内逐渐显现,之后随着身体的自我修复,淤血会逐渐被吸收,颜色也会由青紫色变为黄色,最终消失。
四、活动受限
拉筋拉伤后,受伤部位的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旨在避免进一步损伤。轻度拉伤可能只是在做某些特定动作时感到困难或疼痛,对日常基本活动影响较小;中度拉伤会使肢体的活动范围明显减小,行走、屈伸等动作会因疼痛而受限;重度拉伤则可能导致肢体无法正常活动,甚至完全丧失运动功能。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中度及以上拉筋拉伤患者均存在明显的活动受限症状。
药物治疗方面,可选择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它们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能缓解拉筋拉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身体尚在发育阶段,肌肉、骨骼等组织较为娇嫩,拉筋时更容易受伤。一旦拉伤,恢复相对成年人较慢。因此,儿童拉筋时家长应在旁指导,控制拉筋强度和时间。若发生拉伤,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不当用药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2.老年人:老年人多存在骨质疏松、肌肉力量下降等情况,拉筋时更要谨慎。拉伤后,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恢复过程可能较长,且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慢性疼痛、关节僵硬等。所以老年人拉筋拉伤后,除及时就医外,在康复过程中要遵循医生建议,适当增加营养,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3.孕妇:孕妇腹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韧带对维持身体平衡和保护胎儿起着重要作用。拉筋不当导致这些部位拉伤,不仅会影响孕妇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孕妇应避免进行可能导致腹部、腰部过度拉伸的动作,若不慎拉伤,务必立即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采取安全、合适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