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冠动脉硬化怎么办

2025年05月26日 22:12:23
周恒
周恒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冠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硬化进展。

2.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撑开狭窄血管,恢复血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搭桥手术,是取自身其他部位血管,绕过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建立新的血液通道。

3.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整:无论年龄性别,都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原则。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例如,老年人消化功能弱,食物应更易消化。

适量运动: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运动方式,年轻人可选择强度稍高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老年人适合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动脉硬化重要危险因素,应坚决戒烟。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减半。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身体质量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3.9kg/m²。肥胖人群尤其要重视减重,以减轻心脏负担。

心理调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应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

二、冠动脉硬化的监测与检查

1.血液检查:检测血脂指标,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升高、HDLC降低是冠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此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助于发现糖尿病,糖尿病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2.心电图检查:包括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可捕捉心脏电活动异常,发现心肌缺血等情况。

3.超声心动图:能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肌收缩和舒张能力,判断是否存在心肌肥厚等。

4.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动脉硬化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但它是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高度怀疑病变时进行。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肝肾功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用药时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运动时间选择在气温适宜时段,防止寒冷或炎热刺激诱发心血管事件。

2.儿童及青少年:虽然冠动脉硬化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少见,但不健康生活方式如肥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增加日后患病风险。家长应培养孩子健康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关注血脂、血糖等指标。

3.女性:女性在绝经前,受雌激素保护,冠动脉硬化发病率相对较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患病风险增加。绝经后女性应更加重视生活方式干预和疾病监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评估。

4.有基础疾病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应严格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同时,积极采取冠动脉硬化预防措施,延缓病情进展。

冠状病毒为什么这么可怕
王霖
王霖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1日
昆明市儿童医院
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可通过多种途径扩散部分变异株传染性显著增强,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包括引发肺炎等呼吸系统损伤、累及多器官致功能衰竭及存在长期新冠症状,因其属RNA病毒变异频率高新变异株可能增强传染性等且疫苗对部分变异株效力下降,同时老年人、儿童、孕
轻微的冠心病喝什么药
周恒
周恒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1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中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轻微冠心病血栓形成风险减少心血管事件,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能降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等有作用,β受体阻滞剂中美托洛尔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轻微冠心病心肌缺血不适,血管紧张
冠状病毒是什么病
尹德海
尹德海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8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冠状病毒是具囊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的RNA病毒,依特征分属四类部分β属可致人类严重疾病如SARS-CoV等,感染后常见发热咳嗽乏力等表现不同病毒所致严重程度有别,传播途径包括飞沫、接触、密闭空间气溶胶传播,儿童需密切监测体温等非药物护理,老年人常合基
冠状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吗
何洁
何洁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8日
中日友好医院
短波紫外线可作用于冠状病毒核酸致其灭活,适当强度和时间的紫外线照射能有效杀灭物体表面冠状病毒,普通人群可借助紫外线防控但需注意正确使用方法与安全事项,特殊人群如老幼使用紫外线消毒环境要确保安全,免疫力低下者所处环境需可靠紫外线消毒以降低冠状病毒感染风险
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儿童不易感染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6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儿童感染新冠风险较低的原因包括呼吸道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分泌功能完善形成免疫屏障、呼吸道上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表达量相对低致病毒结合难、免疫系统发育使免疫反应温和降低重症风险、生活环境局限且防护措施遵循好及家庭防护重视高减少病毒接触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蒋卫民
蒋卫民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6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是具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外观似皇冠对紫外线和热及多种脂溶剂敏感其传播途径有飞沫接触气溶胶传播感染后潜伏期内具传染性症状多样诊断有核酸抗原血清学检测治疗分一般抗病毒及重症危重症治疗预防靠疫苗接种个人防护环境管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
冠心病会打隔吗
周恒
周恒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6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冠心病通常不会直接引起打嗝但某些情况二者可能有关联,冠心病发作尤其是心肌梗死可能刺激膈神经引发打嗝,部分治疗药物可能致打嗝,合并胃肠道疾病也易出现打嗝,针对冠心病常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打嗝若是药物副作用可调整药物,胃肠道疾病引起则相应治疗,还可尝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是什么
尹德海
尹德海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5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多种特征且对特殊人群影响不同,其属于β属有包膜多形性病毒,对紫外线和热及多种脂溶剂敏感,经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等传播,侵犯呼吸系统致多种症状还能免疫逃逸,老年人因机能衰退免疫力弱感染易成重症应减少外出等,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症状不典型家长要关
体温一直在37度左右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5日
体温一直在37度左右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正常体温有波动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无特有症状且部分感染者可不发热,其他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也可致低热,判断是否感染需结合流行病学史、症状表现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应对上可先采取保持充足
体温37度左右是否是新型冠状病毒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5日
体温37度左右不一定是新冠感染,正常体温有波动范围,其处于正常或略超可能因生理因素如剧烈运动等、其他疾病如普通感冒等、环境因素如高温环境导致,新冠感染判断依据有流行病学史如接触相关患者等、症状表现如干咳等、实验室检查如核酸检测等、影像学检查如胸部影像变化,
发热37度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5日
发热37度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人体正常体温有波动范围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为中高热且还有其他症状同时多种感染和非感染因素也可致低热,判断是否感染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如核酸、抗原及血清学检测,应对时低热应休息、多饮水、选清淡营养饮食,若有症状或流
体温37度算新冠状病毒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5日
体温37度不算新冠确诊标准处于正常范围感染后体温表现多样不能仅依体温判断诊断需结合核酸或抗原检测及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等仅体温37度无其他异常感染可能性低但不能排除若怀疑感染可自我健康监测密切观察体温及其他症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日常生活要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合理
体温371度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5日
体温37.1度不一定感染新冠病毒因正常体温有波动范围且新冠感染后并非都发热,引起37.1度原因除新冠感染外还有生理性、感染性、非感染性因素,判断是否感染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其他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若怀疑感染应自我隔离、健康监测、及时就医,轻型普通型患者可选
咳嗽体温37度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5日
咳嗽且体温37度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正常体温37度属正常范围高值咳嗽原因多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不能仅凭这两个表现确诊判断方法有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结合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应对措施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咳嗽可尝试蒸汽吸入或在
体温37度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5日
体温37度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体正常体温有波动范围37度处于正常范围且不符合其典型发热特征也可能因生理、环境及其他疾病致体温37度可通过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一步判断应对上无不适无流行病学史可居家观察反之应就医治疗药物有抗病毒及对症治疗药特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