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挖耳有什么害处
经常挖耳的害处
一、损伤外耳道皮肤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经常用指甲、发卡等尖锐物体挖耳,很容易刮伤外耳道皮肤,引起皮肤破损、出血,甚至引发感染。比如,在挖耳过程中,如果用力不当,尖锐器具可能会直接划破外耳道皮肤,使局部皮肤出现破损,进而增加细菌等病原体侵入的机会,引发外耳道炎等疾病。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外耳道皮肤更为脆弱,更容易因不当挖耳造成损伤。
二、引发外耳道感染
外耳道皮肤受损后,细菌等微生物容易乘虚而入,导致外耳道感染。常见的外耳道感染表现为外耳道红肿、疼痛、瘙痒,有分泌物渗出等。如果感染加重,还可能引起耳痛加剧、听力下降等情况。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细菌可能会在破损的外耳道皮肤处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
三、损伤鼓膜
鼓膜是位于外耳道深处的一层薄膜,经常挖耳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戳破鼓膜。鼓膜穿孔后,会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而且容易引发中耳感染,导致化脓性中耳炎等更严重的耳部疾病。儿童的鼓膜相对更薄、更脆弱,挖耳时更要格外小心,否则更容易造成鼓膜损伤。
四、导致听力下降
无论是外耳道损伤还是感染,亦或是鼓膜受损,都可能影响听力。比如外耳道发生炎症肿胀、有分泌物堵塞等情况,会阻碍声音传导,导致听力下降;鼓膜穿孔后,声音的传导受到影响,也会使听力降低。长期经常挖耳造成反复的耳部损伤和感染,会逐渐积累影响听力,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五、刺激耵聍腺分泌增多
外耳道皮肤受到频繁挖耳的刺激后,耵聍腺会反射性地分泌更多的耵聍(耳屎),反而容易形成耵聍栓塞,进一步影响听力,还可能引起耳部不适等症状。而且耵聍栓塞后,清理起来更加困难,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总之,经常挖耳会带来诸多危害,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频繁挖耳,保持耳部的自然清洁状态。如果耳朵有不适,如耵聍较多等情况,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