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肚脐正下方一指宽处按压疼痛

肚脐正下方一指宽处主要是肠道、子宫以及部分附件的位置,按压疼痛可能是这些部位的疾病导致,可能的原因和相关建议如下:
1.盆腔炎: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急性盆腔炎:症状可因炎症的轻重与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病人常有高热、寒战、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若在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盆腔炎包裹形成盆腔脓肿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压迫直肠可出现里急后重等直肠症状。急性盆腔炎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慢性盆腔炎: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劳。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治疗: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病变。经恰当的抗生素积极治疗,绝大多数盆腔炎性疾病能彻底治愈。抗生素的治疗原则:经验性、广谱、及时和个体化。
2.附件炎:是致病微生物侵入生殖器官后引起输卵管、卵巢感染的常见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附件炎症状明显,如发热、寒战、下腹剧痛等。慢性附件炎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或小腹坠胀和牵扯感,时轻时重,伴有白带增多、腰疼、月经失调等症状。
治疗:急性附件炎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慢性附件炎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并配合物理治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
3.膀胱炎: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约占尿路感染总数的50%~70%。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膀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即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有血尿和脓尿。
治疗:膀胱炎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一般用药3天后,大多数患者症状会明显减轻,用药7天后,通常可以治愈。常用的药物有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
4.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症状: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便闭,体检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听诊闻及亢强的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若肿瘤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连,形成不规则包块。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肺转移征象,恶病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治疗:手术治疗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5.其他:女性肚脐正下方一指宽处按压疼痛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如异位妊娠、黄体破裂、输尿管结石等,需要结合其他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