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激素的常见副作用
(一)代谢方面的副作用
1.血糖升高:长期使用激素可能会影响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类固醇性糖尿病。研究表明,在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糖波动。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本身存在糖代谢异常风险的人群,使用激素时血糖升高的风险更高。
2.脂肪重新分布:可出现向心性肥胖,表现为面部圆润(满月脸)、背部脂肪堆积(水牛背)等。这是因为激素会影响脂肪的分布和代谢,促使脂肪重新分布到特定部位。例如长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较易出现此类情况。
3.水钠潴留:导致水肿,可表现为下肢水肿等。激素会作用于肾脏,影响水钠的排泄,使体内水钠潴留。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对水钠潴留更为敏感,更容易出现水肿相关问题。
(二)骨骼肌肉方面的副作用
1.骨质疏松:长期使用激素会抑制骨形成、促进骨吸收,导致骨量丢失,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进而可能引发骨折。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老年人等本身骨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人群,使用激素时骨质疏松的风险显著增加。研究显示,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患者,骨密度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正常人群。
2.肌肉萎缩:使肌肉力量减弱、肌肉萎缩。这是由于激素影响了肌肉的蛋白质代谢,导致肌肉组织分解增加、合成减少。对于老年人或本身肌肉功能较弱的人群,肌肉萎缩可能会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
(三)免疫系统方面的副作用
1.感染风险增加: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而且感染的表现可能不典型,不易被察觉。对于儿童等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人群,以及患有慢性疾病本身免疫力较低的患者,使用激素后感染风险更高。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激素的儿童。
(四)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副作用
1.高血压:激素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影响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有高血压病史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使用激素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动脉粥样硬化:长期使用激素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这与激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可能导致血脂异常,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五)消化系统方面的副作用
1.胃肠道不适:可引起消化不良、胃痛、胃溃疡甚至胃出血等。激素会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削弱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对于本身有胃肠道疾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胃炎、胃溃疡等,使用激素后胃肠道不适的风险更高。
(六)内分泌系统方面的副作用
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长期使用外源性激素会抑制自身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如乏力、低血压、低血糖等。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尚未完全成熟,使用激素时该轴抑制的风险及后续影响需要特别关注。
二、应对激素副作用的措施
(一)代谢方面副作用的应对
1.血糖监测与饮食调整:使用激素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对于血糖升高的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例如多吃蔬菜、粗粮等,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血糖。
2.脂肪重新分布的应对: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激素使用方案,必要时可联合使用有助于调节脂肪代谢的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如适合的有氧运动等,帮助消耗多余脂肪,改善脂肪重新分布的情况。
3.水钠潴留的应对: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适当减少。监测体重变化,若出现明显水肿加重等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可能需要调整激素剂量或采取相应的利尿等治疗措施。对于老年人,要注意观察水肿情况,避免长时间站立等加重水肿的行为。
(二)骨骼肌肉方面副作用的应对
1.骨质疏松的应对: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负重运动,如步行等,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骨折等。对于绝经后女性等高危人群,可能还需要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在医生评估后合理应用。
2.肌肉萎缩的应对: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在医生指导下的肌肉力量训练等,以维持和增加肌肉力量。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对于儿童,要选择适合其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安全运动方式来预防肌肉萎缩。
(三)免疫系统方面副作用的应对
1.感染风险增加的应对: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对于有感染迹象的患者,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早期发现感染并进行治疗。对于儿童,家长要更加注意其日常的防护,如勤洗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等。
(四)心血管系统方面副作用的应对
1.高血压的应对:密切监测血压,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降压治疗。生活方式上要限制饮酒、保持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使用激素时要加强心血管方面的监测和管理。
2.动脉粥样硬化的应对:关注血脂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脂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五)消化系统方面副作用的应对
1.胃肠道不适的应对:对于有胃肠道不适的患者,可在饭后服用激素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如果出现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如剧烈腹痛、黑便等,及时就医。对于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使用激素前医生可能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
(六)内分泌系统方面副作用的应对
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的应对:在激素减量过程中要遵循缓慢减量的原则,避免突然停药。对于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在减量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肾上腺皮质功能,可通过检测相关激素水平等方式。如果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及时给予相应的激素替代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