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炎症大部分是由什么引起的

妇科炎症的常见引发因素
病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例如,女性外阴与尿道、肛门邻近,经常受到污染,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可侵入阴道引发炎症。性生活不洁、多个性伴侣等情况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因为不洁性生活可能直接将外界细菌带入阴道内,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
-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的致病菌。阴道内环境的改变,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会使阴道局部免疫力下降,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霉菌性阴道炎。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糖原含量增加,也更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的侵袭。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可引起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有多个性伴侣或不洁性行为的女性感染风险显著升高,而且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炎症迁延不愈。
阴道微生态失衡:
-正常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着阴道的微生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容易引发炎症。长期使用洗液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改变阴道的酸碱度,使阴道的自净能力下降,从而增加炎症发生的几率。例如,频繁使用碱性较强的洗液冲洗,会抑制有益菌的生长,为病原体的滋生创造条件。
-年龄因素也会影响阴道微生态。青春期前女孩和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阴道上皮薄,糖原含量少,阴道pH值偏高,局部抵抗力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炎症。青春期女性随着卵巢功能逐渐发育,阴道内糖原增加,pH值降低,自净能力增强,但如果不注意卫生等情况,仍可能出现炎症。
不良生活方式:
-卫生习惯不佳:不注意外阴清洁,不勤换内裤,会使外阴局部细菌滋生,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风险。尤其是月经期,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如果不及时更换卫生巾,会导致会阴部长时间处于潮湿、不透气的环境,更有利于细菌繁殖。
-穿着不恰当:长期穿着紧身化纤内裤,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不利于阴道分泌物的蒸发和排泄,营造了有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几率。比如紧身化纤内裤不透气,会使阴道局部的湿度增大,为病原体的繁殖提供了温床。
-性生活不注意:性生活前后不注意清洁,男性包皮内可能藏匿细菌、污垢等,容易在性生活过程中带入女性阴道引发炎症。另外,经期性生活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此时女性宫颈口开放,性生活容易将外界病原体带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严重妇科炎症。
其他因素:
-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妇科炎症的易感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pH值改变,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包括引起妇科炎症的病原体。
-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等宫腔操作,会破坏生殖道的屏障功能,使病原体容易侵入引发炎症。手术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或者术后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都可能导致宫腔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