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脾湿脾寒吃什么药

2024年08月14日 09:15:33
陈宝国
陈宝国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脾湿脾寒是指脾脏功能失调,体内湿气和寒气积聚。以下是一些针对脾湿脾寒的常用药物,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归脾丸等,这些药物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健脾和胃、消食止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但需注意,中药的使用需辨证论治,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或中药师。同时,服用药物期间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脾湿脾寒是中医理论中的术语,指的是脾脏功能失调,导致体内湿气和寒气积聚。以下是一些针对脾湿脾寒的常用药物:

1.理中丸:理中丸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2.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用附子,增强了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较甚、脘腹冷痛剧烈、呕吐泄泻等症状。

3.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祛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

4.健脾丸:健脾丸由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5.归脾丸:归脾丸由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症状、舌苔脉象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中药师,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同时,在服用药物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脾湿热和脾寒湿的症状区别
冯峰
冯峰住院医师
2025年10月10日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脾湿热主症为脘腹胀满灼热、食欲减退、口中黏腻不爽或口干不欲饮、大便黏腻不爽、小便黄少,兼症有身体困重、肢体倦怠乏力、黄腻苔、濡数脉;脾寒湿主症为脘腹痞闷胀痛遇寒加重、口淡不渴、大便稀溏、小便淡,兼症有畏寒怕冷、面色萎黄或㿠白、舌淡苔白腻、迟缓脉;儿童脾湿热
脾湿和脾虚的区别是什么
曹广
曹广主任医师
2025年06月11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脾湿与脾虚可通过概念病因症状治疗及特殊人群提示区分,脾湿是脾脏运化水湿失常致水湿停聚,病因有外感湿邪饮食及缺乏运动,症状为身体困重脾胃不适等,治疗可饮食清淡运动并选合适药物;脾虚指脾脏生理功能减弱,病因有饮食不节劳累等,症状除类似脾湿还有面色萎黄等,治疗需
脾湿热的症状有哪些吃什么药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7日
脾湿热的症状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苔黄腻、口渴口臭、疲劳乏力、皮肤瘙痒、湿疹等,治疗脾湿热的药物有参苓白术散、清热祛湿颗粒、藿朴夏苓汤等,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
人参健脾丸治脾湿吗
孟捷
孟捷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5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人参健脾丸治疗脾湿,适用于脾胃虚弱人群,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术等,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胃脾湿气重怎么调理
程新杰
程新杰医师
2025年03月13日
河南省人民医院
胃脾湿气重可通过饮食、运动、中药、艾灸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来调理,需长期坚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症状严重及时就医。
脾湿肥胖中医怎么调理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3日
脾湿肥胖可通过中药、饮食、运动、艾灸、按摩等中医疗法调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论治,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脾湿形肥胖的中药调理方法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3日
脾湿形肥胖者可通过饮食、中药、运动、情志和其他方式进行调理。饮食上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甜食等,多吃健脾利湿食物,饮食要有规律。中药调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参苓白术散、五苓散、防己黄芪汤等方剂。同时要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避免感受寒湿之邪。
脾湿形肥胖吃什么中药调理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3日
脾湿形肥胖可通过白术、茯苓、泽泻、薏苡仁、苍术等中药调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论治,饮食上避免食用油腻、甜食、生冷食物,多吃健脾利湿食物,同时注意保暖、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坚持调理并结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肥。
脾湿怎么调理有点胖怎么办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3日
脾湿肥胖可通过饮食、运动、中药等方式调理,需长期坚持,同时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应避免肥甘厚味、生冷食物,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注意饮食规律;适当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排出湿气;中药调理可选择健脾祛湿的中药,还可配合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注意保暖,避免着
肥胖的人脾湿怎么调理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3日
肥胖的人脾湿可通过饮食、运动、中药、艾灸、按摩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方法来改善,如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控制饮食量,增加运动量,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悦等,需长期坚持。
脾湿肥胖怎么中药调理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3日
脾湿肥胖可通过中药方剂参苓白术散、防己黄芪汤、苓桂术甘汤等调理,同时注意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调节,保暖防寒,坚持就医。
治脾湿最好最快的方法吃什么食物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2日
脾湿可通过薏苡仁、芡实、山药、白术、茯苓等食物调理,冬瓜、黄瓜、荷叶、陈皮也可。需长期坚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严重者及时就医。
脾虚和脾湿有什么区别?
郑湘宏
郑湘宏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2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脾虚和脾湿的区别在于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脾虚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肢体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脾湿则除了脾虚的症状外,还常伴有身体沉重、四肢浮肿、舌苔白腻等症状。脾虚多由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体虚等导致脾气受损引起,脾湿多由外感湿邪、饮食不节
脾虚和脾湿有什么区别
陈启众
陈启众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2日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脾虚和脾湿的区别在于症状表现、舌苔脉象、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调理脾虚和脾湿可采取饮食调整、生活习惯、中医调理和情绪调节等措施。
脾虚和脾湿有什么区别?
郭立芳
郭立芳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2日
河北省中医院
脾虚和脾湿均与脾脏功能失调有关,主要因饮食、情绪、劳累等引发,两者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如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苍白等,还可能出现头重如裹、身重困倦、四肢酸楚、关节重着疼痛、腹胀腹泻、舌苔白腻等。治疗上,脾虚需健脾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