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
首页
阳痿
阳痿(impotence)又称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阴茎不能勃起、勃起不坚或勃起持续时间过短,以致不能插入阴道完成性交,是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病程在3个月以上,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性伴侣关系,甚至家庭稳定性。
问医生
金牌医生
内测中
推荐专家医生
三甲名医在线
>
阳痿
热点问答
问
阳痿治疗方法都有什么?
答
姜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阳痿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真空勃起装置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保暖、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阳痿
相关
更多
>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5-08-18
治疗阳痿一般需要多少费用
治疗阳痿的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非药物治疗里心理治疗因地区和医院等级单次费用50-500元且次数定总体200-10000元左右,物理治疗如真空负压装置单次30-200元周期数周总费用数百元至数千元;药物治疗中口服药0.1g规格5片装50-200元长期服用月费
田汝辉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5-08-12
性生活多长时间才算不是早泄或阳痿
早泄判定为阴茎插入阴道至射精时间过短且持续存在,伴有自身射精控制能力不满意及焦虑等负面情绪,个体差异大,性生活频率低或中老年出现相关情况需考虑;阳痿是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勃起以完成满意性生活,重点在能否正常勃起,受年龄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影
王俊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5-07-31
男人阳痿是怎么回事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勃起以完成满意性生活且病程通常超三月,病因分器质性(含血管、神经、内分泌、阴茎本身疾病因素)、心理性及混合性,分类有原发性(自青春期始与先天遗传等有关)和继发性(曾正常后因疾病心理等出现),影响因素涉及年龄、生活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5-07-13
阳痿治疗多久才有效果
阳痿治疗效果显现时间受治疗方法、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影响,不同治疗方法起效时间不同,病情越重治疗周期越长,年轻、生活方式健康、无基础疾病患者效果显现相对更快,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及基础疾病用药需谨慎且要家人支持,未成年人若有类似症状严禁用成人药物应专业个体化
王俊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5-07-07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有复方玄驹胶囊适用于肾阳虚型阳痿及疏肝益阳胶囊适用于肝郁肾虚兼血瘀证所致阳痿不同因素对其治疗有影响年龄大的治疗需综合评估选安全温和药配偶应支持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要改正有慢性疾病要控制基础病且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中未成年人禁服孕妇及哺乳期女
陈玉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5-06-17
中药治疗阳痿
中药治疗阳痿历史悠久且从中医理论看多与肾肝心脾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常见病因有肾虚肝郁血瘀湿热等通过调节人体整体机能改善症状常用药物有复方玄驹胶囊和疏肝益阳胶囊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对治疗有影响年轻人需注重心理疏导改变不良习惯中老年人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注意肝
何峰
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5-05-30
治疗阳痿一般费用
阳痿治疗费用由检查、治疗、康复及随访费用构成,检查有体格、实验室、特殊检查等不同费用,治疗有药物、心理、手术治疗不同费用,康复及随访有相应设备、检查问诊费用,影响费用因素包括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病史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用药需谨慎监测肝肾功能,心血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5-05-05
剖析功能性阳痿的常见4大症状
功能性阳痿是一种心理因素引起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主要症状包括勃起困难、不持久、缺乏性欲望和焦虑抑郁。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需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紧张,与伴侣充分沟通,按医嘱治疗。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5-05-01
阳痿是阴虚还是阳虚
阳痿是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医认为主要与肾阳虚有关,治疗采用补肾壮阳法,常用中药有鹿茸、淫羊藿、菟丝子等;西医认为阳痿与心理、血管、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治疗采用药物、心理咨询、物理等方法。患者除接受专业治疗外,还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5-03-25
蜂花粉对阳痿早泄有用吗
蜂花粉对阳痿早泄有辅助作用,可通过饮食调整改善体质,增加温热性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适量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注意饮食均衡和多样性,同时保暖、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张迅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3-21
有点阳痿鹿茸怎么食用有点
鹿茸是名贵中药材,具补肾阳、益精血等功效,对阳痿有一定改善作用。食用方法有:泡酒、煮粥、煲汤。需注意其性温,阴虚火旺、实热证者不宜服用,且不能过量食用。阳痿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健康典吧
2025-03-17
突然阳痿的原因有哪些
突然阳痿可能由心理、生活方式、药物副作用、健康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内分泌问题及其他因素导致,需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