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病理报告

一、病理报告的定义
病理报告是通过对人体病变组织、细胞等进行检查后得出的书面报告。它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病理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等特征,从而判断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等情况。例如,对于从患者体内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报告会明确肿瘤是来源于哪种组织,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如肺癌的病理报告会显示是肺腺癌、肺鳞癌等具体类型以及恶性程度等相关信息)。
二、病理报告包含的主要内容
1.大体描述
-会描述病变组织的部位、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外观情况。比如对于胃部病变,会记录病变位于胃的哪个部位,大小是多少厘米,是呈溃疡状、肿块状等,颜色是灰白色还是其他颜色,质地是硬还是软等。这部分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病变的大体形态特征。
2.镜下观察
-详细描述病变组织中细胞的形态、排列等情况。不同的疾病在镜下有不同的表现,以乳腺纤维瘤为例,镜下可看到增生的纤维组织和腺管结构,细胞形态规则;而乳腺癌镜下则可见异型的癌细胞,细胞排列紊乱等。通过镜下观察能进一步明确病变的细胞学特征。
3.病理诊断
-这是病理报告的核心部分,会给出明确的诊断结论。例如“(乳腺)纤维腺瘤,良性”或者“(结肠)腺癌,中分化,恶性”等。如果是恶性肿瘤,还可能会涉及到肿瘤的分化程度等情况,分化程度越低,往往恶性程度相对越高,像低分化的肺癌比高分化的肺癌预后可能更差等。
三、病理报告的重要性
1.对疾病诊断的关键作用
-它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之一。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初步判断后,最终的确诊往往需要依靠病理报告。比如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有结节,但是要确定结节是炎症、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必须依靠病理报告来明确。
2.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不同性质的病变治疗方案完全不同。如果是良性病变,可能仅需要局部切除等简单治疗;如果是恶性肿瘤,就需要根据病理报告制定综合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化疗、放疗等。例如乳腺癌的病理报告中如果显示是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那么在治疗中可能会考虑使用内分泌治疗药物;如果是HER-2阳性的乳腺癌,则可能会用到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药物等。
3.评估预后
-病理报告中的一些信息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如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一般来说,分化程度高的肿瘤预后相对较好,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预后相对较差等。例如胃癌病理报告中如果提示有淋巴结转移,那么患者的预后可能不如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四、获取病理报告的过程
1.标本采集
-医生会从患者体内获取病变组织标本,如手术切除的组织、穿刺取得的组织等。对于手术切除的标本,医生会仔细标记标本的相关信息,包括病变部位等。例如进行甲状腺手术时,会将切除的甲状腺病变组织妥善保存并标记好。
2.病理检查流程
-标本会被送到病理科,病理科医生首先对标本进行固定,然后进行取材,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过程。一般来说,常规的病理检查需要几个工作日才能出报告,如果是需要进行免疫组化等特殊检查来辅助诊断的,时间可能会相对延长。
3.报告发放
-病理报告完成后,临床医生会从病理科获取报告,然后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理诊断的结果,以便患者进行后续的治疗等相关安排。
总之,病理报告在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疾病的准确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评估等提供了关键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