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吃东西酸怎么回事
一、牙吃东西酸的常见原因
(一)牙本质敏感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龈逐渐退缩,牙本质暴露,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牙本质敏感导致吃东西酸。比如,30岁以后牙龈开始有生理性退缩趋势,到60岁时牙龈退缩比例增加,牙本质暴露情况更明显。
2.生活方式:长期横向刷牙、喜欢食用酸性食物或饮料等,会破坏牙釉质,使牙本质外露。例如,长期每天饮用碳酸饮料,会使牙釉质脱矿,牙本质暴露,进食时受到冷热酸甜刺激就会感觉酸。
3.口腔疾病:患有牙龈萎缩、楔状缺损等疾病时,牙本质暴露。牙龈萎缩常见于牙周炎患者,牙周炎导致牙龈附着丧失,牙根暴露;楔状缺损多因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如拉锯式刷牙,在牙颈部形成凹陷,使牙本质暴露。
(二)龋齿(蛀牙)
1.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口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牙齿矿化程度相对较低,较成年人更易患龋齿。比如,儿童喜欢吃甜食且刷牙不认真,食物残渣易残留,细菌发酵产酸,破坏牙齿硬组织。
2.生活方式:频繁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口腔内细菌利用糖分产酸,侵蚀牙齿。例如,每天多次喝含糖果汁,牙齿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中,容易发生龋齿,进而出现吃东西酸的情况。
3.病史:有过龋齿未及时治疗的情况,龋坏会进一步发展,累及牙本质深层甚至牙髓,吃东西时刺激会更明显。
(三)牙周炎
1.年龄因素:中老年人群是牙周炎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加,牙周组织逐渐退行性变,抵抗力下降,易患牙周炎。65-74岁人群中牙周炎患病率较高。
2.生活方式:吸烟会加重牙周炎病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导致牙龈炎症加重,牙槽骨吸收,牙齿支持组织丧失,出现吃东西酸的症状。
3.病史:有牙周炎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病情进展会使牙齿支持组织进一步破坏,吃东西酸的情况更严重。
(四)牙齿过度磨耗
1.年龄因素:老年人牙齿磨耗相对更严重,长期咀嚼功能使牙齿表面牙釉质不断磨损,牙本质暴露。
2.生活方式:有夜磨牙习惯的人,牙齿磨耗会加速。夜磨牙会在睡眠中不自觉地磨牙,导致牙釉质大量磨损,牙本质暴露,进食时出现酸感。
3.病史:长期偏侧咀嚼的人,单侧牙齿磨耗比另一侧严重,也会出现牙齿酸的情况。
二、应对措施
(一)非药物干预
1.调整生活方式
-对于牙本质敏感者,改变刷牙方式,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正确刷牙习惯,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控制每天饮用碳酸饮料的次数和量。
-有夜磨牙习惯的人可佩戴咬合板,缓解牙齿磨耗。儿童佩戴咬合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尺寸。
2.口腔保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成年人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并处理。
-使用含氟牙膏,氟化物可以增强牙齿抗酸能力,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时要注意用量,3岁以下儿童每次用量约米粒大小,3-6岁儿童每次用量约豌豆大小,避免吞咽过多牙膏。
(二)针对疾病的干预
1.牙本质敏感
-对于轻度牙本质敏感,可使用脱敏牙膏,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改善。
-对于较严重的牙本质敏感,可到口腔科进行激光脱敏治疗或药物脱敏治疗。
2.龋齿
-早期龋齿需进行补牙治疗,去除龋坏组织后用补牙材料填充牙齿,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儿童补牙时要选择合适的补牙材料,考虑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特点。
-龋坏严重累及牙髓的牙齿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3.牙周炎
-牙周炎患者需要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牙龈炎症。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儿童牙周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全身疾病等因素有关,需积极查找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4.牙齿过度磨耗
-对于轻度磨耗,可通过调整咬合、使用树脂修复等方法改善。对于严重磨耗且出现牙髓症状的牙齿,可能需要进行牙髓治疗后冠修复。儿童牙齿过度磨耗需关注全身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钙、磷等营养摄入,促进牙齿正常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