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时候手会莫名的颤抖,是怎么回事

一、生理性因素
(一)情绪因素
当人处于极度紧张、焦虑、恐惧等强烈情绪状态时,可能会出现手莫名颤抖的情况。例如,在公众演讲前,很多人会因为紧张而出现手部颤抖现象,这是由于情绪波动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肌肉不自主收缩。这种情况通常在情绪稳定后会逐渐缓解。
(二)疲劳因素
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者过度劳累后,身体处于疲劳状态,也可能出现手颤抖。因为疲劳会使肌肉功能失调,能量供应不足等,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协调功能,从而导致手部不自主颤抖。一般经过休息后可恢复。
(三)咖啡因等物质影响
过量摄入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或者服用某些含有咖啡因的药物后,也可能出现手颤抖。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进而导致肌肉兴奋性改变,引起手部颤抖。减少相关物质摄入后,症状可能会减轻。
二、病理性因素
(一)神经系统疾病
1.帕金森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常从一侧手部开始,典型表现为拇指与食指呈“搓丸样”动作,还可伴有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其发病机制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影响神经调节功能。
2.特发性震颤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表现为姿势性震颤或动作性震颤,常见于手部,也可累及头部、声音等,在做精细动作时颤抖明显,部分患者少量饮酒后震颤可暂时减轻。
(二)内分泌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可出现手颤抖,还常伴有心慌、多汗、多食、消瘦、甲状腺肿大等表现。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降低等。
2.低血糖
当血糖过低时,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肾上腺素,从而出现手颤抖,还可伴有心慌、出汗、饥饿感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等。常见于空腹运动、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不当等情况,检测血糖可发现血糖低于正常范围。
(三)其他系统疾病
1.肝性脑病
严重肝病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时,可能会出现手部震颤,还可伴有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昏迷等表现,是由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代谢紊乱,毒素积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所致。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等可能会引起手颤抖的副作用。例如,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其中就包括手部震颤等症状,这是因为药物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多巴胺代谢等过程。
如果出现手莫名颤抖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血糖、肝肾功能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应及时就医,因为特殊人群的病情可能发展较快或有其特殊的病因情况,例如儿童出现手颤抖需要排除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特殊情况,老年人则需警惕帕金森病等老年常见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