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怎么煎药效最好

中药的煎法有一定的讲究,以下是一些可以提高药效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器具:
首选瓦罐、砂锅,这类器具受热均匀,不会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煎出的药效较好。
其次可用搪瓷器皿、不锈钢锅。
铁锅、铜锅等金属器具则不适合用来煎药,因为金属元素可能会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2.浸泡药材:
在煎药前,应将药材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让药材充分吸收水分,这样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煎出。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热水浸泡,以免破坏药材中的酶和其他活性成分。
3.掌握正确的火候和时间:
一般来说,煎药需要先用武火(大火)煮沸,然后再用文火(小火)慢慢煎。
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通常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即可;滋补类药物则需要先用武火煮沸,然后再改用文火慢慢煎30-60分钟,以确保药效充分煎出。
具体的煎药时间和火候应根据药材的种类、质地和医嘱来确定。
4.注意煎药的用水量:
一般来说,煎药的用水量以浸过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
如果药材较多或质地较硬,可以适当增加用水量;如果药材较少或质地较软,可以适当减少用水量。
5.特殊药材的处理:
有些中药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特殊处理,应按照医嘱进行操作。
例如,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需要先煎30分钟左右,再与其他药材同煎;
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等,因其有效成分容易挥发,需要在其他药材即将煎好时再下,煎5-10分钟即可;
有些粉末状或细小的药材,如蒲黄、车前子等,需要用纱布包好再煎;
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物,需要烊化后再与其他药液混合服用。
6.服用方法:
一般来说,中药需要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这样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但具体的服用时间应根据医嘱和个人情况来确定。
此外,服用中药时应注意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以免影响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煎法和服用方法可能因药材的种类、方剂的组成、病情的轻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煎药和服用中药时,最好遵循医嘱或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药效和安全。同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清淡、避免熬夜、适度运动等,有助于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