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疾病呢

2025年06月26日
王长虹
王长虹主任医师精神科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具有遗传因素的人

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许多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度。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精神疾病,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那么个体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其遗传度约为80%,即遗传因素在发病中所占比重较大。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使得个体对精神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二、处于应激生活事件中的人

1.长期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的人,如从事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等经常加班、工作节奏快的职业人群,易因长期精神紧张而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中的人群,焦虑症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23倍。

2.经历重大生活变故的人,如亲人离世、婚姻破裂、失业、遭受自然灾害或暴力侵害等。这些事件给个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若不能及时有效应对,易引发精神疾病。例如,经历地震等自然灾害后的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三、具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

1.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的人,睡眠对大脑功能的正常维持至关重要。长期熬夜、失眠等导致睡眠不足,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和大脑的代谢,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显示,长期睡眠不足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是正常睡眠人群的1.52倍。

2.过度饮酒的人,酒精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长期酗酒者易出现酒精性脑病、幻觉症、妄想症等精神障碍。有数据表明,酗酒人群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34倍。

3.缺乏运动的人,运动有助于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长期缺乏运动,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可能引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相关研究指出,经常运动的人群与缺乏运动人群相比,抑郁症的发病率低20%30%。

四、特定性格特质的人

1.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的人,这类人往往不善于表达和释放内心压力,遇到问题容易过度思虑,长期积累易导致精神问题。例如,内向敏感的人更容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自卑、焦虑情绪,进而发展为社交焦虑障碍。

2.完美主义、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这类人在面对无法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我否定,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易引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五、患有其他躯体疾病的人

1.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疾病会对身体造成长期损害,影响身体各器官功能,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可能与疾病的慢性折磨、对并发症的担忧等因素有关。

2.脑部疾病患者,如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脑部病变直接影响大脑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容易引发精神症状。例如,脑肿瘤患者常伴有认知障碍、情绪改变等精神问题。

对于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其心理变化,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避免给孩子过多压力,鼓励积极的兴趣爱好和运动。若发现孩子出现情绪、行为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因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2.孕妇和产妇:孕期和产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加上对胎儿健康的担忧、产后角色转变等因素,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家人要给予充分关心和支持,孕妇自身也应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和社交。若出现严重情绪问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评估和治疗,用药时要谨慎,充分考虑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同时面临退休、亲友离世等生活变化,易产生孤独、失落感,增加精神疾病发病风险。子女要多陪伴老人,鼓励其参与社交活动。若老人出现认知减退、情绪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部分精神疾病在老年人身上症状可能不典型,需专业诊断,且老年人用药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药物治疗方面,常用于精神疾病治疗的药物有舍曲林、氟西汀、奥氮平。需注意,药物使用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什么人不适合吃谷维素
康维明
康维明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不适合食用谷维素以防引发过敏反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用可能加重不适,患有内分泌疾病等特殊疾病者需医生评估后谨慎决定,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一般不建议随意服用需医生评估,儿童因生理机能差异且安全性剂量不明一般不建议随意服用需医生严
什么人不能吃亚麻籽油?
陈玉静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9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对亚麻籽油过敏者严禁食用,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应避免食用因其影响血液凝固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谨慎食用以防干扰甲状腺素代谢加重病情,婴儿因消化系统未熟难充分消化亚麻籽油成分易致胃肠不适不宜直接食用需选专用油脂。
人流后做的理疗是什么 人流会有哪些后遗症
张露
张露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9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人流后理疗包括低频脉冲理疗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宫腔积血及残留组织排出加速子宫复旧和红外线理疗利用热效应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人流可能出现宫腔粘连(因搔刮损伤基底层致月经异常或继发不孕)、宫颈粘连(因黏膜受损致经血不畅或不孕)、慢性
用艾灸仪可以天天做吗 艾灸仪适合什么人用
孟令栋
孟令栋主治医师
2025年07月27日
扬州市中医院
并非所有人都适宜天天使用艾灸仪需综合个体体质、艾灸部位等因素考量,体质偏热者、皮肤敏感部位通常不建议天天进行艾灸,初次使用者或体质较弱者建议每周使用2-3次,体质较好且艾灸部位耐受的人群可每周使用3-5次,而适合使用艾灸仪的人群有体质虚寒者、寒湿较重者、产
胖大海适合什么人喝
张月美
张月美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6日
济宁市中医院
胖大海适合肺热声嘶者、咽炎患者及因烟酒过度致咽喉不适者,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孕妇应谨慎使用需遵医嘱,儿童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以防不良影响。
好好黄芪颗粒适合什么人吃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6日
好好黄芪颗粒适用人群包括有典型气虚症状的人群、免疫力低下易反复感冒或遭疾病感染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气虚表现的中老年人、产后或术后气血虚弱人群,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对黄芪过敏者禁用该药物
什么人容易得尿毒症
张聪
张聪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4日
中日友好医院
尿毒症高危人群及防治提示为肾脏疾病患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患者病情进展可能引发尿毒症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大量吸烟酗酒滥用药物长期熬夜会增加患病风险特殊病史人群泌尿系统梗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易出现肾脏损害老年人肾脏功能衰退且常伴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疾病呢
王长虹
王长虹主任医师
2025年06月26日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具有遗传因素、处于应激生活事件、有不良生活方式、特定性格特质、患其他躯体疾病的人易患精神疾病,遗传因素影响大脑结构功能增加易感性,应激生活事件包括长期高强度工作压力和重大生活变故,不良生活方式涵盖长期睡眠不足、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特定性格特质指内向孤僻敏感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田超
田超主治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易患精神病的人群包括有家族遗传史者性格特征特殊者长期应激者脑部器质性病变者物质滥用者特殊年龄段者可通过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情绪管理心理支持心理调适定期体检等注意事项预防精神病儿童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特别关注相关情况治疗药物推荐抗精神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
肖卫东
肖卫东副主任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易患精神疾病人群包括有遗传因素者、特定年龄阶段人群(青少年面临学业等挑战且大脑发育易受影响,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且生活事件影响大)、特殊性别相关人群(女性特殊时期激素波动且社会压力大,男性社会竞争压力大常不良缓解压力)、特定生活方式人群(长期睡眠不足、缺乏运
什么人容易患精神病
田雪
田雪住院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
易患精神病的人群包括有遗传因素者其遗传易感性在精神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也关键,遭遇重大应激事件者如经历重大创伤或长期慢性应激会增加发病风险,性格特质特殊者如内向孤僻敏感多疑等性格易患病,脑部器质性病变患者因脑部损伤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引发精神症状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病
夏平友
夏平友主治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重庆市永川区精神卫生中心
具有遗传因素、处于应激生活事件、生活方式不健康、具有某些躯体疾病、性格特质特殊的人易患精神病,治疗药物有奥氮平、氟西汀,儿童及青少年若情绪行为异常应及时就医且用药谨慎优先心理治疗,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若有精神病相关情况应与医生沟通权衡用药利弊,老年人出现相关异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疾病
马强
马强住院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疾病受多因素影响不同人群风险各异治疗有对应药物,遗传因素中家族有精神疾病患者或携带特定基因突变人群风险高,生物学因素下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及神经递质失衡者易患病,心理因素方面性格特质不良和有心理创伤经历者易发病,社会环境因素中生活压力大及社会支持系统薄弱
什么人不恰合喝蜂蜜
张伟伟
张伟伟主治医师
2025年05月20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
对蜂蜜过敏者、一岁以下婴儿、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肠胃功能紊乱或胃酸过多者及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不宜或需谨慎饮用蜂蜜,因蜂蜜含致敏物质致过敏,可能受肉毒杆菌芽孢污染致婴儿中毒,升糖指数高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果糖影响痛风患者尿酸水平,刺激肠胃加重肠
为什么人有时睡觉时会抽搐
王明轩
王明轩副主任医师
2025年05月18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睡觉时会抽搐原因有生理因素如疲劳、睡眠姿势不当、缺钙,心理因素如压力与焦虑、睡眠障碍,疾病因素如神经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措施为青少年因缺钙和学业压力易抽搐需补钙缓解压力,成年人因压力疲劳等易抽搐要劳逸结合等,老年人因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