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用高温可以杀死吗

一、高温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病毒对热敏感,当温度达到56℃以上并持续30分钟时,就能够有效破坏病毒的包膜等结构,使得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让病毒失去活性,无法再感染人体细胞。有相关病毒学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实验环境下,56℃作用30分钟可使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性显著降低[1]。
二、不同场景下利用高温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应用
日常生活用品
-餐具:对于碗筷等餐具,可通过煮沸消毒的方式,将水加热至沸腾(100℃),然后将餐具浸没在沸水中持续15-30分钟,这样能有效杀灭可能附着在餐具上的新型冠状病毒。因为水的沸点是100℃,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足以破坏病毒结构。
-衣物:如果衣物被怀疑污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可将其放置在洗衣机中,选择60℃以上的热水洗涤程序进行清洗,高温热水能破坏病毒。对于不能机洗的衣物,也可以用熨斗在高温状态下熨烫衣物的各个部位,保证熨烫温度足够高且时间足够,以此杀灭病毒。
居住环境
-室内空气:一般家庭环境不需要专门对空气进行高温处理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但可以通过提高室内温度到一定程度来辅助。不过更常用的是通风等方式。而对于一些特定的医疗场所等,可考虑使用高温空气消毒设备,将空气加热到合适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
-物体表面:像家居中的桌椅、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可使用蘸有56℃以上热水的抹布进行擦拭,持续擦拭一段时间,让高温热水作用于物体表面,从而杀灭可能附着的病毒。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皮肤等相对娇嫩,在利用高温进行消毒等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比如使用热水清洗儿童衣物时,要注意水温不能过高烫伤儿童,在进行餐具煮沸消毒时,要防止儿童接触到沸水造成烫伤。对于儿童居住环境的高温处理,要确保儿童不会处于高温危险环境中,同时在选择消毒方式时,优先选择相对安全且能有效杀灭病毒的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在利用高温进行相关操作时,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例如在进行衣物高温洗涤时,要注意自身体力情况,避免过度劳累。在处理居住环境物体表面的高温擦拭时,要注意动作幅度,防止因头晕等情况导致摔倒等意外发生。
四、相关研究进展及局限性
目前关于高温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环境下的标准条件,在实际复杂环境中,比如物体表面有污垢等情况时,高温杀灭病毒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总体来说,在常规的生活场景中,合理利用合适温度和时间的高温处理能够较好地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更多复杂实际场景下高温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杀灭效果及影响因素等。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