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基薄层细胞学是怎么检查什么的

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原理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运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对宫颈细胞进行检测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采集宫颈部位的细胞样本,将样本放入特定的保存液中,经过处理后使细胞均匀分散在玻片上,便于病理医生观察细胞形态等特征来进行诊断。
二、检查的操作过程
1.样本采集
-医生会使用专门的宫颈采样器,轻轻刮取宫颈外口和宫颈管内的细胞。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采样操作的力度等可能会有细微调整,以避免对宫颈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比如青春期女性宫颈组织相对娇嫩,采样时动作需更轻柔。
-采样时间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此时宫颈细胞相对稳定,且能减少月经血等对样本的干扰。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都可能需要进行该项检查,而对于没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一般不会进行宫颈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以免造成处女膜损伤等。
2.样本处理
-采集到的样本会被立即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容器中,保存液可以防止细胞变质、溶解等,保证细胞的完整性,以便后续制片等操作。
3.制片
-经过特殊的处理设备将保存液中的细胞进行分离、过滤等操作,使细胞均匀地分布在玻片上,制成薄层细胞涂片。
4.染色与镜检
-对制成的涂片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巴氏染色等,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病理医生根据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如是否有癌细胞、癌前病变细胞等。
三、检查所针对的疾病等情况
1.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情况,以及早期的宫颈癌细胞。例如,对于有性生活史且年龄在25-65岁左右的女性,定期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对于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病史的女性,更需要定期进行该项检查,因为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2.其他宫颈病变的辅助诊断
-还可以辅助诊断宫颈炎症等其他宫颈病变。当患者出现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时,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宫颈细胞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引起的细胞改变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
-一般不建议在妊娠期常规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因为在妊娠期进行宫颈采样可能会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但如果妊娠期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等高度怀疑宫颈病变的情况时,医生会谨慎评估利弊后进行检查。
2.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细胞可能会有一些生理性改变,但仍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检查。如果绝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必须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以排除宫颈病变。在采样时,由于绝经后宫颈可能萎缩等,医生操作时要更加轻柔准确,避免造成损伤。
3.有宫颈手术史的女性
-对于曾经做过宫颈手术的女性,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时,医生需要了解手术的具体情况,如手术方式等,以便更好地解读检查结果。因为宫颈手术可能会改变宫颈的正常结构和细胞形态,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