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检查是什么

2025年09月02日
黄俞介
黄俞介主治医师妇产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检查是什么

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用于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方法。其原理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具体操作是用专门的采样器获取宫颈表面及宫颈管内的细胞,将采集到的细胞样本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容器中,经过处理后将细胞均匀地涂抹在玻片上,然后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等情况,从而判断宫颈细胞是否存在异常。

一、检查的目的

主要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通过对宫颈细胞的观察,可以早期发现可能发生癌变或已经发生癌前病变的细胞,以便及时采取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措施,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二、检查的适用人群

1.有性生活的女性:一般建议有性生活开始后2-3年的女性开始进行此项检查,当然具体起始时间可能会根据个体情况有所调整。对于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初次生育年龄小、吸烟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该定期进行该项检查。

-年轻有性生活的女性:性生活过早可能使宫颈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等的侵袭,增加宫颈病变的风险,所以需要通过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检查来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

-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性伴侣多会增加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等病原体的几率,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这类女性需要定期检查。

2.已婚或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宫颈病变的发生几率也会增加,所以已婚或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都应该纳入检查范围,定期进行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检查来监测宫颈健康状况。

-不同年龄段的已婚女性:例如30-65岁是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段,这个阶段的已婚女性更要重视该项检查,一般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检查,但如果有异常情况可能需要缩短检查间隔。

3.曾经有过宫颈病变治疗史的女性:这类女性由于既往宫颈有过病变,再次发生宫颈病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所以需要通过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检查来密切监测宫颈细胞的情况,及时发现病变的复发或新的病变。

三、检查的注意事项

1.检查时间

-避开月经期:因为月经血可能会干扰细胞的观察,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一般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

-检查前避免阴道冲洗和上药:阴道冲洗可能会把原本要采集的细胞冲洗掉,阴道上药会影响细胞的形态,从而影响对细胞的判断,所以在检查前24-48小时内应避免阴道冲洗和使用阴道栓剂等药物。

2.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后可能会有少量阴道出血,这是正常现象,一般1-2天会自行停止,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1-2周,防止引起感染。

-如果检查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等其他相关检查,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及时进行后续检查,不要延误病情。

四、检查结果的解读

1.正常结果:报告显示宫颈细胞为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等,没有发现异常的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

2.异常结果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可能提示有HPV感染等引起的轻度宫颈细胞异常,需要结合HPV检测等进一步评估,部分可能会自行恢复,部分可能会进展为高度病变。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提示宫颈细胞有较明显的异常,发生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等明确诊断。

-癌细胞:如果报告发现癌细胞,则提示可能患有宫颈癌,需要尽快进行进一步的分期等检查,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的检查流程和对结果的准确解读,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对于保障女性宫颈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该项检查,以维护自身的生殖健康。

中耳炎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9日
使用中耳炎滴耳液前要清洁双手并调整合适体位,若有耳垢可轻柔清理,混悬液需摇匀,成人按规定滴数滴入药液且滴管口不接触耳道壁,儿童滴数适当减少,滴入后保持体位3-5分钟,用毕清洁滴耳瓶,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使用时各有特殊注意事项需遵循。
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9日
使用滴耳液前要清洁双手并核对药物,成人取侧卧位患耳向上、儿童由家长协助取合适体位,必要时去除耳内分泌物,手持滴耳液瓶垂直对准外耳道滴入规定剂量药液,滴药后保持体位片刻并清洁瓶口,儿童操作要更轻柔且避免自行使用、老年人要动作轻柔及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孕妇和哺乳
滴耳液使用方法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9日
使用滴耳液前要清洁双手并核对药物,体位准备可采取侧头位儿童需特殊处理,滴药时先去除外耳道分泌物再按规定剂量滴药并按压耳屏,滴药后保持体位并清洁整理,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耳部有创伤或感染严重者使用时各有注意事项。
滴耳液的正常使用方法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9日
使用滴耳液前要清洁双手并核对药物,成人可侧卧或坐位头偏一侧患耳向上、儿童由家长协助抱正患耳向上调整体位,必要时先去除耳内分泌物,距外耳道口约-厘米处滴入药液,成人每次滴入-滴儿童-滴左右,滴入后保持体位-分钟,有药液流出用棉球擦拭,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
二氧化硒洗液的副作用
杨竹生
杨竹生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二氧化硒洗液有局部刺激反应,皮肤方面可致烧灼感、瘙痒感等,黏膜方面误触眼部等可致刺痛、红肿等,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等严重可致休克,极个别有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皮肤黏膜娇嫩局部刺激反应发生率高且全身不良反应需关注,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易增副作用风险,孕妇
男性尿疼痛出白色液体
王雪颖
王雪颖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锦州市中心医院
男性尿疼痛并出白色液体可能与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相关,相关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治疗原则因病症不同而异,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安全性行为、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定期体检。
哈西奈德溶液是激素吗
杨竹生
杨竹生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哈西奈德溶液是强效含氟和氯的糖皮质激素具抗炎抗瘙痒和血管收缩作用通过与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影响核酸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发挥效应临床用于多种皮肤病治疗但不同人群使用需注意差异儿童需格外谨慎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需权衡利弊老年患者使用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宝宝拉鼻涕状黏液大便是什么原因
马凤娈
马凤娈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天津市儿童医院
宝宝拉鼻涕状黏液大便可能由感染因素(病毒如轮状、诺如病毒,细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感染)或非感染因素(饮食过敏、喂养不当、腹部受凉)引起,新生儿需格外重视感染情况,婴幼儿饮食因素致此较常见,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情况,一般情况良好可先调饮食保暖,若出现精神差等
宝宝拉像鼻涕一样的粘液大便是怎么回事
曲双双
曲双双主治医师
2025年10月17日
北部战区总医院
宝宝拉像鼻涕一样的粘液大便可由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导致,感染因素包括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感染,非感染因素有饮食(食物过敏、喂养不当)和腹部受凉;需观察大便性状和宝宝一般状况,非感染因素较轻时调整喂养、保暖,感染或较重则及时
双侧鞘膜积液怎么治
王俊生
王俊生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7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双侧鞘膜积液治疗方法有观察等待,一岁以内婴儿部分可自行吸收,年龄较大无明显症状且积液量少者也可观察等待;穿刺抽液并注射硬化剂,有复发风险且可用于不能耐受或暂不适合手术者但需注意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包括鞘膜翻转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积液量多症状明显者、鞘膜切除术适用
前列腺液流出要怎么办
张国喜
张国喜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6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前列腺液流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在性兴奋时出现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多因前列腺炎等,需就医明确诊断,细菌性前列腺炎要用药并改不良习惯,不同人群青少年要性健康引导、成年男性要重卫生遵医嘱调生活、老年男性要警惕合并症定期检查及避憋尿,需先判生理或病理再采对应
产后盆腔积液症状有哪些
冯翠平
冯翠平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中日友好医院
产后盆腔积液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积液量少无明显症状影响小,病理性可致下腹疼痛、腰骶部酸痛、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紊乱、发热等全身症状,出现相关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产后要注意个人卫生等预防盆腔积液相关疾病。
胸腔积液每次放多少
李云
李云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山东省立医院
胸腔积液放液量需依一般情况、不同年龄人群、有基础病史人群等情况而定首次及后续放液量恶性胸腔积液放液量可适当增加但速度要慢,放液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现不适立即停液采取急救措施。
陶氏腔积液
冯翠平
冯翠平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中日友好医院
陶氏腔积液指盆腔内液体聚集,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如排卵期、月经期少量积液,病理性有盆腔炎、异位妊娠、盆腔腹膜结核、卵巢及输卵管肿瘤等,诊断靠超声、实验室检查、腹腔镜,治疗分生理性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依不同病因采用对应治疗,特殊人群育龄期、儿童、中老
肺部少量积液怎么治疗
何洁
何洁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3日
中日友好医院
肺部少量积液首先要明确病因如感染性、心源性、自身免疫性、肿瘤性等并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然后针对病因治疗,感染性如细菌感染肺炎用抗生素、肺结核用规范抗结核药,心源性用药物治心衰及基础病,自身免疫性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肿瘤用综合治疗,还需对症支持治疗如休息、吸氧、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