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素痣切除手术步骤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评估色素痣性质,如大小、部位、边界、颜色等,必要时行活检明确良恶性。儿童患者需充分沟通安抚以配合手术,关注其心理状态及皮肤弹性特点。
2.消毒铺巾:常规以碘伏等消毒剂消毒手术区域,范围覆盖手术部位周围适当皮肤,完成无菌铺巾。
二、麻醉选择
1.局部浸润麻醉:适用于多数体表色素痣切除,依据手术范围与患者耐受情况注射局麻药物,儿童患者选用合适浓度局麻药物,注意控制注射速度与剂量。
2.区域阻滞麻醉:较大或特殊部位色素痣切除可选用,需考量儿童等特殊人群安全性,确保麻醉效果与操作安全。
三、切口设计
1.形态部位适配:依色素痣形态、部位设计切口,沿皮纹方向或痣边缘适当扩大切口以保障完整切除,儿童皮肤弹性好,切口设计兼顾美观与切除范围。
2.暴露部位考量:面部等暴露部位色素痣,切口设计需隐蔽,降低瘢痕形成风险。
四、切除操作
1.逐层切开:使用手术刀沿设计切口逐层切开皮肤,保持层次清晰,避免深部组织损伤。儿童患者操作需轻柔。
2.组织分离:用剪刀或镊子分离痣周围组织,有蒂色素痣先处理蒂部,儿童操作忌过度损伤。
3.完整切除:完整切除色素痣,含部分周围正常组织以确保切缘阴性,怀疑恶性者需扩大切除范围。
五、缝合处理
1.分层缝合:依切口情况分层缝合皮肤、皮下组织等,儿童患者选细针细线减瘢痕。
2.减张措施:张力较大切口采用减张缝合,如缝线或胶带减张,促进切口愈合。
六、术后处理
1.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儿童患者需家长协助防搔抓切口。
2.拆线安排:依切口部位与愈合情况定拆线时间,头面部4~5天拆线,四肢等7~10天拆线,儿童拆线时间据愈合情况提前判断。
3.随访观察:嘱患者定期随访,观察色素痣有无复发,儿童患者家长密切关注切口及局部情况,异常及时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