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什么人容易患精神病

2025年06月24日
田雪
田雪住院医师精神科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具有遗传因素的人

1.遗传易感性在精神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许多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精神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患病,个体患精神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相关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该病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这是因为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代谢和传递,或者影响大脑神经发育及神经可塑性,从而增加发病风险。

2.遗传因素并非决定发病的唯一因素,环境因素同样重要。即使携带遗传易感性基因,若成长在良好环境,接受正确教育、心理支持等,发病风险可能降低;相反,不良环境刺激可能促使基因易感性表达,增加发病几率。

二、遭遇重大应激事件的人

1.生活中经历重大创伤性事件,如亲人离世、自然灾害、严重交通事故、暴力侵犯、长期处于战争环境等,易引发精神障碍。这类事件带来的强烈心理冲击,超出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使个体出现急性应激障碍,部分人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据统计,经历严重自然灾害后,约20%-40%的受灾人群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精神障碍。

2.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如工作压力过大、长期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等,也会增加精神病发病风险。长期慢性应激使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平衡,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水平改变,导致情绪、认知和行为异常,可能引发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

三、性格特质特殊的人

1.具有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偏执、完美主义等性格特质的人,相对更容易患精神病。内向孤僻者社交活动少,缺乏人际支持,遇到问题易独自承受,负面情绪难以及时宣泄和疏导;敏感多疑者对周围环境和他人言行过度敏感,易产生误解和不安,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增加心理负担。

2.完美主义者对自身和事物要求过高,难以接受失败和不完美,一旦目标未达成,易产生强烈挫败感和自责情绪,长期积累可能引发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

四、脑部器质性病变患者

1.脑部受到损伤,如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可能破坏大脑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神经递质平衡和神经信号传递,进而引发精神症状。例如,脑外伤后,约20%-50%的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精神障碍,包括人格改变、认知障碍、抑郁、焦虑等。

2.一些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大脑神经细胞进行性变性死亡,也常伴有精神症状,如痴呆、幻觉、妄想、抑郁等。

五、滥用酒精或药物的人

1.长期大量饮酒会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影响神经递质系统,如抑制γ-氨基丁酸(GABA)功能,同时改变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水平,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引发酒精性幻觉症、酒精性妄想症、酒精性痴呆等精神障碍。据统计,约10%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2.滥用毒品,如大麻、可卡因、摇头丸等,毒品中的成分可直接作用于大脑神经递质系统,干扰神经信号传递,产生兴奋、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长期滥用还可能导致慢性精神障碍,如毒品所致精神障碍。

六、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青少年:此阶段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期,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若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行为、情绪和认知发展,发现异常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另一方面,学习压力、校园欺凌等都可能成为应激源,学校和家庭应营造良好环境,注重心理教育和疏导,培养孩子应对挫折能力。避免给孩子滥用药物,若需治疗,严格遵循医嘱。

2.孕妇及产妇:孕期女性身体激素水平大幅变化,加上对胎儿健康担忧、生活方式改变等,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家人应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孕妇自身要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产妇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急剧波动,加上照顾新生儿的压力,产后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家人要多分担照顾新生儿工作,关注产妇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3.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可能面临多种慢性疾病困扰,加上退休后生活方式改变、社交圈子缩小、亲友离世等,易产生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子女应多陪伴老人,鼓励老人参加社交活动,保持大脑活跃。若老人出现精神症状,就医时要告知医生完整病史,包括所患慢性疾病及正在服用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七、治疗药物推荐

1.对于抑郁症等,常用药物如氟西汀,它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增加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改善情绪。

2.针对精神分裂症等,奥氮平较为常用,能有效控制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作用于多种神经递质系统。

什么人不适合吃谷维素
康维明
康维明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不适合食用谷维素以防引发过敏反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用可能加重不适,患有内分泌疾病等特殊疾病者需医生评估后谨慎决定,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一般不建议随意服用需医生评估,儿童因生理机能差异且安全性剂量不明一般不建议随意服用需医生严
什么人不能吃亚麻籽油?
陈玉静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9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对亚麻籽油过敏者严禁食用,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应避免食用因其影响血液凝固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谨慎食用以防干扰甲状腺素代谢加重病情,婴儿因消化系统未熟难充分消化亚麻籽油成分易致胃肠不适不宜直接食用需选专用油脂。
人流后做的理疗是什么 人流会有哪些后遗症
张露
张露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9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人流后理疗包括低频脉冲理疗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宫腔积血及残留组织排出加速子宫复旧和红外线理疗利用热效应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人流可能出现宫腔粘连(因搔刮损伤基底层致月经异常或继发不孕)、宫颈粘连(因黏膜受损致经血不畅或不孕)、慢性
用艾灸仪可以天天做吗 艾灸仪适合什么人用
孟令栋
孟令栋主治医师
2025年07月27日
扬州市中医院
并非所有人都适宜天天使用艾灸仪需综合个体体质、艾灸部位等因素考量,体质偏热者、皮肤敏感部位通常不建议天天进行艾灸,初次使用者或体质较弱者建议每周使用2-3次,体质较好且艾灸部位耐受的人群可每周使用3-5次,而适合使用艾灸仪的人群有体质虚寒者、寒湿较重者、产
胖大海适合什么人喝
张月美
张月美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6日
济宁市中医院
胖大海适合肺热声嘶者、咽炎患者及因烟酒过度致咽喉不适者,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孕妇应谨慎使用需遵医嘱,儿童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以防不良影响。
好好黄芪颗粒适合什么人吃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6日
好好黄芪颗粒适用人群包括有典型气虚症状的人群、免疫力低下易反复感冒或遭疾病感染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气虚表现的中老年人、产后或术后气血虚弱人群,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对黄芪过敏者禁用该药物
什么人容易得尿毒症
张聪
张聪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4日
中日友好医院
尿毒症高危人群及防治提示为肾脏疾病患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患者病情进展可能引发尿毒症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大量吸烟酗酒滥用药物长期熬夜会增加患病风险特殊病史人群泌尿系统梗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易出现肾脏损害老年人肾脏功能衰退且常伴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疾病呢
王长虹
王长虹主任医师
2025年06月26日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具有遗传因素、处于应激生活事件、有不良生活方式、特定性格特质、患其他躯体疾病的人易患精神疾病,遗传因素影响大脑结构功能增加易感性,应激生活事件包括长期高强度工作压力和重大生活变故,不良生活方式涵盖长期睡眠不足、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特定性格特质指内向孤僻敏感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田超
田超主治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易患精神病的人群包括有家族遗传史者性格特征特殊者长期应激者脑部器质性病变者物质滥用者特殊年龄段者可通过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情绪管理心理支持心理调适定期体检等注意事项预防精神病儿童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特别关注相关情况治疗药物推荐抗精神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
肖卫东
肖卫东副主任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易患精神疾病人群包括有遗传因素者、特定年龄阶段人群(青少年面临学业等挑战且大脑发育易受影响,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且生活事件影响大)、特殊性别相关人群(女性特殊时期激素波动且社会压力大,男性社会竞争压力大常不良缓解压力)、特定生活方式人群(长期睡眠不足、缺乏运
什么人容易患精神病
田雪
田雪住院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
易患精神病的人群包括有遗传因素者其遗传易感性在精神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也关键,遭遇重大应激事件者如经历重大创伤或长期慢性应激会增加发病风险,性格特质特殊者如内向孤僻敏感多疑等性格易患病,脑部器质性病变患者因脑部损伤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引发精神症状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病
夏平友
夏平友主治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重庆市永川区精神卫生中心
具有遗传因素、处于应激生活事件、生活方式不健康、具有某些躯体疾病、性格特质特殊的人易患精神病,治疗药物有奥氮平、氟西汀,儿童及青少年若情绪行为异常应及时就医且用药谨慎优先心理治疗,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若有精神病相关情况应与医生沟通权衡用药利弊,老年人出现相关异
什么人容易得精神疾病
马强
马强住院医师
2025年06月24日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疾病受多因素影响不同人群风险各异治疗有对应药物,遗传因素中家族有精神疾病患者或携带特定基因突变人群风险高,生物学因素下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及神经递质失衡者易患病,心理因素方面性格特质不良和有心理创伤经历者易发病,社会环境因素中生活压力大及社会支持系统薄弱
什么人不恰合喝蜂蜜
张伟伟
张伟伟主治医师
2025年05月20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
对蜂蜜过敏者、一岁以下婴儿、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肠胃功能紊乱或胃酸过多者及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不宜或需谨慎饮用蜂蜜,因蜂蜜含致敏物质致过敏,可能受肉毒杆菌芽孢污染致婴儿中毒,升糖指数高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果糖影响痛风患者尿酸水平,刺激肠胃加重肠
为什么人有时睡觉时会抽搐
王明轩
王明轩副主任医师
2025年05月18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睡觉时会抽搐原因有生理因素如疲劳、睡眠姿势不当、缺钙,心理因素如压力与焦虑、睡眠障碍,疾病因素如神经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措施为青少年因缺钙和学业压力易抽搐需补钙缓解压力,成年人因压力疲劳等易抽搐要劳逸结合等,老年人因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