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感染之后的症状
一、全身症状
1.发热
-血液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等)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是发热。感染病原体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会引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体温升高。例如,在细菌感染引起的血液感染中,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等致热原可作用于机体,使体温升高,可能表现为持续高热或间歇热等不同热型。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血液感染时发热可能更为急骤且体温波动较大,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高热可能导致惊厥等并发症。而老年人血液感染时发热可能不典型,有时体温升高不明显,但仍需警惕感染存在。
2.寒战
-往往与发热相伴出现。当病原体侵入血液后,机体迅速做出免疫反应,寒战是由于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产热引起的。在血液感染初期,患者可能先出现寒战,随后体温迅速上升。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血液感染时都可能出现寒战症状,但不同人群对寒战的耐受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寒战而表现出哭闹不安等情况,老年人可能因机体反应相对较弱,寒战可能不太明显,但仍需关注。
3.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感染过程中机体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增多,同时炎症反应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症状。儿童血液感染时乏力可能表现为不愿活动、精神萎靡等;成人可能表现为工作和日常活动能力下降;老年人则可能在原有基础疾病的基础上,乏力症状更加突出,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二、局部表现相关的全身体现
1.原发感染灶相关表现引发的全身影响
-如果血液感染是由局部感染灶蔓延而来,如肺部感染灶引发的血液感染,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肺部感染的相关表现,如咳嗽、咳痰等,这些局部表现会进一步加重全身症状。例如,肺部感染导致痰液分泌增多,患者咳嗽咳痰时,感染可能进一步扩散或加重血液感染的病情。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老年人,血液感染时肺部感染相关表现可能被掩盖,需要仔细评估,因为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肺部感染合并血液感染时病情可能较为凶险。儿童如果有皮肤感染灶等引发的血液感染,局部皮肤可能有红、肿、热、痛等表现,同时全身出现上述全身症状,儿童皮肤感染时由于皮肤薄嫩,感染扩散较快,需要及时处理局部感染灶并控制血液感染。
三、器官功能受累表现
1.心血管系统
-可能出现心率加快。血液感染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增快,以增加心输出量来应对感染引起的机体代谢变化。儿童血液感染时心率加快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心脏代偿能力相对有限,心率过快可能影响心脏功能,需要密切监测心率。成人血液感染时心率增快也较为常见,若心率持续增快且伴有血压下降等情况,可能提示出现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血液感染时心血管系统表现可能不典型,心率加快可能不显著,但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需要关注心电图等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
2.神经系统
-轻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血液感染时,炎症介质等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儿童血液感染时头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用手抓头等;成人可能表现为持续性头痛、头晕,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老年人血液感染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加严重,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因为老年人脑供血相对不足,感染导致的神经系统受累可能更易出现严重后果。
3.消化系统
-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感染引起的毒素作用于胃肠道,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儿童血液感染时食欲减退可能较为明显,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需要注意保证儿童的营养供应;成人可能因食欲减退影响营养状况,进而影响身体恢复;老年人血液感染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加重其机体的虚弱状态,需要关注老年人的营养支持。
4.泌尿系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等表现。血液感染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灌注不足,从而影响肾脏功能,出现尿量减少。儿童血液感染时尿量减少需要警惕急性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因为儿童肾脏功能相对不成熟;成人血液感染时尿量减少也需要及时评估肾功能,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肾衰竭;老年人本身肾脏功能有所减退,血液感染时更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尿量减少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