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哪些人容易得精神病

2025年06月26日
夏泳
夏泳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具有遗传因素的人

遗传因素在精神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精神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精神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病,个体患精神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该病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1030倍。遗传因素通过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使得个体对精神病的易感性增加。

二、经历重大生活事件的人

1.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人群,如长期从事高压力工作且得不到有效缓解的人,像警察、医生、消防员等职业人群,他们经常面临工作中的紧急情况和高负荷任务,心理压力较大,患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上升。有研究显示,长期高压力工作人群患抑郁症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出约30%。

2.遭遇重大创伤事件的人,如经历自然灾害、严重交通事故、暴力侵犯等,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精神障碍。数据表明,经历过战争的退伍军人中,约10%20%会患上PTSD。这类事件会给个体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若未能及时得到心理干预和调适,易引发精神疾病。

三、脑部受过损伤的人

脑部外伤,特别是损伤到特定脑区,如额叶、颞叶等与情绪、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区域,可能导致精神障碍。例如,额叶受损可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调控和决策能力,增加患上精神病的风险。有研究发现,严重脑部外伤患者在伤后数年内患精神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3倍。此外,脑部感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损伤脑组织,进而引发精神症状。

四、性格特质特殊的人

1.具有内向、孤僻、敏感多疑性格特质的人,往往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较为强烈,且不善于表达和释放内心的情绪。他们更容易陷入自我的思考和担忧中,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这类人群患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等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2.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的人,情绪波动较大,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且这些情绪可能持续存在,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可能会发展为情绪障碍类精神病,如躁狂抑郁症等。

五、滥用酒精或毒品的人

1.长期大量饮酒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影响大脑的代谢和生理活动。酒精性脑病患者常伴有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认知障碍等。研究显示,长期酗酒人群患酒精性精神病的概率可达5%10%。

2.毒品同样会对大脑产生严重的损害,毒品中的成分会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改变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吸毒者往往容易出现幻觉、妄想、人格障碍等精神症状,而且戒毒后,由于大脑神经功能的恢复较为缓慢,仍有较高的精神疾病复发风险。

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和青少年:此阶段是个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大脑和心理都处于快速发展和塑形阶段。若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行为变化,如出现情绪异常波动、性格突变、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评估。同时,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学业压力较大的时期,家长和学校要注重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避免过度压力。对于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儿童青少年,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防止精神疾病的发生。

2.孕妇和产妇:孕期女性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巨大变化,可能会影响情绪。加上对胎儿健康的担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产妇在分娩后,由于身体的疲劳、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以及角色转变带来的压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家人要给予孕妇和产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分担生活事务,鼓励其保持良好的心态。若出现情绪持续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脑部功能也会有所下降,可能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等情况。同时,老年人可能面临退休、社交圈子缩小、亲友离世等生活变化,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心理负担也可能诱发精神疾病。子女和社会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陪伴,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保持适度的脑力活动,如读书、下棋等。若发现老年人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异常等症状,要及时带其就医检查。

药物推荐:

1.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2.抗抑郁药物:例如舍曲林,常用于治疗抑郁症,能提高大脑中血清素水平,改善情绪。

新冠疫苗哪些人不用打
赵瑞贞
赵瑞贞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7日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包括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正在发热或患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及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妊娠期妇女、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未满相应接种年龄下限者,特殊情况中严重过敏体质者需医生充分评估后谨慎决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荣风燕
荣风燕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禁止服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谨慎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一般不建议随意服用,低龄儿童因身体各系统发育未完善且缺乏充分临床研究数据支持不建议服用。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黄澈
黄澈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辽宁锦州市中心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严禁服用以防引发严重过敏反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谨慎使用以防加重胃部不适,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一般不建议随意服用,低龄儿童因器官发育未全且代谢等情况不明应避免使用谷维素优先非药物干预。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孙旭红
孙旭红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锦州市中心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严禁服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应避免服用,儿童需医生严格评估确有必要时才可服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人群服用前需咨询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后决定是否服用。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吕建平
吕建平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严禁服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谨慎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遵医嘱决定是否服用,低龄儿童不建议自行服用需在儿科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朱易凡
朱易凡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严禁服用谷维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谨慎服用(确需使用应经医生评估权衡利弊),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不建议随意服用,低龄儿童一般不建议服用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来解决相关问题。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陈秀菊
陈秀菊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严禁服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哺乳期女性服用谷维素需医生评估,低龄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服用因其身体机能未完全发育成熟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胡茂荣
胡茂荣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严禁服用以防引发过敏反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谨慎服用以防胃部不适加重或病情恶化,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证据有限一般不建议随意服用,低龄儿童因器官未完全发育成熟不建议随意服用需专业医生评估后再考虑是否使用。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庞吉成
庞吉成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严禁服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谨慎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医生专业评估后权衡利弊决定是否使用,低龄儿童不建议随意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依具体情况谨慎判断以保障用药安全。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周先明
周先明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4日
池州市人民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属绝对禁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避免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一般不建议服用,儿童因生理机能未全发育成熟且风险不明一般不推荐服用。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卜燕
卜燕副主任药师
2025年08月03日
敦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禁止服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用需谨慎评估,低龄儿童不建议随意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谨慎考虑是否服用谷维素。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曾宪付
曾宪付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3日
随州市中医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严禁服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谨慎使用谷维素,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一般不建议随意服用,低龄儿童因身体系统发育不完善且代谢安全性未完全明确不建议使用谷维素。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唐保东
唐保东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3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禁止服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一般不建议服用,低龄儿童应避免随意服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服用。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袁俊丽
袁俊丽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3日
邯郸市第一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严禁服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使用需谨慎评估,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不建议自行服用应经医生严格评估,低龄儿童因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善且安全性数据匮乏不宜使用。
谷维素哪些人不能服用
赖光辉
赖光辉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3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对谷维素过敏者严禁服用谷维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谨慎服用且应经医生评估,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不建议随意服用需医生充分评估利弊,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