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哪些人容易得精神病

2025年06月26日
夏泳
夏泳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具有遗传因素的人

遗传因素在精神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精神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精神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病,个体患精神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该病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1030倍。遗传因素通过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使得个体对精神病的易感性增加。

二、经历重大生活事件的人

1.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人群,如长期从事高压力工作且得不到有效缓解的人,像警察、医生、消防员等职业人群,他们经常面临工作中的紧急情况和高负荷任务,心理压力较大,患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上升。有研究显示,长期高压力工作人群患抑郁症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出约30%。

2.遭遇重大创伤事件的人,如经历自然灾害、严重交通事故、暴力侵犯等,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精神障碍。数据表明,经历过战争的退伍军人中,约10%20%会患上PTSD。这类事件会给个体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若未能及时得到心理干预和调适,易引发精神疾病。

三、脑部受过损伤的人

脑部外伤,特别是损伤到特定脑区,如额叶、颞叶等与情绪、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区域,可能导致精神障碍。例如,额叶受损可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调控和决策能力,增加患上精神病的风险。有研究发现,严重脑部外伤患者在伤后数年内患精神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3倍。此外,脑部感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损伤脑组织,进而引发精神症状。

四、性格特质特殊的人

1.具有内向、孤僻、敏感多疑性格特质的人,往往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较为强烈,且不善于表达和释放内心的情绪。他们更容易陷入自我的思考和担忧中,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这类人群患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等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2.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的人,情绪波动较大,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且这些情绪可能持续存在,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可能会发展为情绪障碍类精神病,如躁狂抑郁症等。

五、滥用酒精或毒品的人

1.长期大量饮酒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影响大脑的代谢和生理活动。酒精性脑病患者常伴有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认知障碍等。研究显示,长期酗酒人群患酒精性精神病的概率可达5%10%。

2.毒品同样会对大脑产生严重的损害,毒品中的成分会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改变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吸毒者往往容易出现幻觉、妄想、人格障碍等精神症状,而且戒毒后,由于大脑神经功能的恢复较为缓慢,仍有较高的精神疾病复发风险。

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和青少年:此阶段是个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大脑和心理都处于快速发展和塑形阶段。若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行为变化,如出现情绪异常波动、性格突变、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评估。同时,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学业压力较大的时期,家长和学校要注重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避免过度压力。对于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儿童青少年,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防止精神疾病的发生。

2.孕妇和产妇:孕期女性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巨大变化,可能会影响情绪。加上对胎儿健康的担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产妇在分娩后,由于身体的疲劳、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以及角色转变带来的压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家人要给予孕妇和产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分担生活事务,鼓励其保持良好的心态。若出现情绪持续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脑部功能也会有所下降,可能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等情况。同时,老年人可能面临退休、社交圈子缩小、亲友离世等生活变化,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心理负担也可能诱发精神疾病。子女和社会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陪伴,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保持适度的脑力活动,如读书、下棋等。若发现老年人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异常等症状,要及时带其就医检查。

药物推荐:

1.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2.抗抑郁药物:例如舍曲林,常用于治疗抑郁症,能提高大脑中血清素水平,改善情绪。

哪些人不宜吃人参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4日
不宜吃人参的人群包括健康体质偏实者食用人参会加重实热之症、患有热性病症者中外感热病初期用人参会阻碍外邪发散、阴虚火旺者食用会加重虚火、高血压患者食用可能致血压升高、儿童群体食用易致性早熟、对人参过敏者会出现过敏反应。
哪些人不适合吃人参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4日
实证表明健康体质偏实者、患有某些实证病症者(湿热内蕴者、肝阳上亢者)、儿童群体、正在发热者、对人参过敏者不适合吃人参,健康体质偏实者食人参会加重“上火”等症状且可能打破机体平衡,湿热内蕴者食人参会阻碍湿热排泄加重病情,肝阳上亢者食人参会加重症状及引发血压波
哪些人不适合打斯奇康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1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斯奇康的使用需注意: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发热患者注射可能干扰免疫平衡和原发疾病恢复;急性传染病患者使用可能打乱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节奏;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一般不建议使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可能引起应激反应致血压心率波动诱发心脑血
健脾易肠丸适合哪些人吃
王雪梅
王雪梅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9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健脾易肠丸适合脾胃虚弱且肠道功能不佳者、饮食不规律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者、老年胃肠功能减退者服用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服用需医生严格指导孕妇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服用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严重基础疾病者使用前需咨询医生评估用药风险。
哪些人可以做肾移植?
张聪
张聪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7日
中日友好医院
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中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先天性肾脏疾病如先天性多囊肾、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发展到终末期的患者,儿童和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符合相应条件的,以及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和社会支持良好的患者都可能考虑肾移植,且不同情况有相
哪些人不适合吃氨糖?
曾宪付
曾宪付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随州市中医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无论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无病史均应避免食用氨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各年龄段男女无论生活方式及有无病史均不适合食用氨糖以防加重肝肾损害;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无论年龄生活方式及有无特殊病史均不适合食用氨糖因要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未知影响。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陈隽
陈隽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绝对不能服用氨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因药物易蓄积会加重损害不适合服用;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一般不建议服用;儿童因身体未完全成熟且相关研究少除非专业医生评估必要否则不建议服用。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陆斌
陆斌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绝对不能服用氨糖;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不建议随意服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氨糖且使用前需咨询医生;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群服用氨糖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以评估是否有相互作用。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张月美
张月美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济宁市中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服用后可能引发过敏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儿童过敏反应更难控制需谨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因氨糖经肝肾代谢排泄会加重肝肾负担老年人肝肾减退服用需慎重且患病期间生活方式要调整,孕期或哺乳期女性因氨糖对其及胎儿婴儿影响研究不充分一般不建议服用,正在服用其他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陈岩
陈岩主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服用后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儿童有类似糖类过敏史用氨糖需谨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服用氨糖会加重肝肾负担老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绝对禁止服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者氨糖与某些药合用会增加风险老年及儿童用氨糖需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服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陈晓东
陈晓东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绝对不能服用氨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服用氨糖可能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孕期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不建议随意服用氨糖需咨询医生;儿童尤其低龄儿童因身体器官发育未成熟且相关研究数据缺乏一般不建议服用氨糖儿童关节问题优先非药物干预确需用药应在医生严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陈隽
陈隽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无论年龄性别均绝对不能服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各年龄段男女均不能服用;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需特别注意不能服用氨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可能与氨糖发生相互作用者不同年龄因生理特点不同需留意,性别一般非药物相互作用致氨糖禁忌差异主要原因。
人格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人格障碍有四个共同特点
张保华
张保华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3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人格障碍有多种类型及不同症状,具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行为模式稳定持久、损害社会功能、缺乏自知力等共同特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及影响有差异,不良生活环境等增发病风险,儿科护理中对青少年需关注其人格发展早期干预。
哪些人比较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呢
刘子龙
刘子龙住院医师
2025年09月30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老年人因免疫衰老及基础疾病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高;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等致肺部防御降低,免疫功能低下者因先天缺陷或用药致易感染;从事高风险职业且防护不到位的医护人员和冷链物流从业人员易接触病毒感染;居住环境拥挤的群居生活者和密闭公共场所工作
哪些人比较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桑迎竹
桑迎竹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30日
甘肃省人民医院
老年人因免疫衰老、合并基础疾病及呼吸系统功能减退易受新冠病毒侵袭需减少去密集通风差场所、戴口罩、保持通风、控基础病;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因基础病影响感染后病情易加重需遵医嘱控病、监测指标、保暖、少接触感染者;未接种疫苗者缺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染需尽快按程序接种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