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自家狗咬出血还要不要打针了啊

一、被自家狗咬出血需要打针。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几乎100%的严重疾病,狗是狂犬病病毒的常见宿主,即使是自家狗,也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被狗咬伤出血属于狂犬病暴露三级,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三级暴露者需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1.伤口处理:应尽快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最后用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2.狂犬病疫苗接种:常用的有Vero细胞纯化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等。一般于咬伤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接种1剂,共5剂。
3.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体重计算剂量,20IU/kg;抗狂犬病血清按照体重计算剂量,40IU/kg,注射部位为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剩余部分肌肉注射。
二、不同因素影响及应对措施
1.年龄:儿童被咬后,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原则与成人一致,但要更加注意安抚儿童情绪。对于低龄儿童,在伤口处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挣扎造成二次损伤。且低龄儿童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时,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2.性别:男女在被狗咬出血后的处理流程上并无本质区别,但女性可能相对更为敏感,心理压力可能更大,需给予更多心理支持和安抚。
3.生活方式:若伤者日常运动量大或经常接触水,伤口处理后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感染。若伤者有抽烟喝酒习惯,在接种疫苗和伤口恢复期间,应戒烟戒酒,以免影响疫苗效果和伤口愈合。
4.病史:若伤者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病史,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接种疫苗后可能免疫应答不佳,需密切观察,并可能需要调整疫苗接种程序或增加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剂量。若伤者对狂犬病疫苗或被动免疫制剂成分过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处理或选择替代药物。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孕妇被自家狗咬出血后,同样需要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目前研究表明,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的,不会增加胎儿畸形、流产等风险,切不可因担心对胎儿有影响而延误预防接种。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相对较弱,被狗咬伤后伤口愈合可能较慢。在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后,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及有无疫苗不良反应。同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正在服用多种药物,需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3.儿童:儿童皮肤娇嫩,被狗咬伤后更易造成严重损伤。除了规范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外,家长要注意看护,避免儿童搔抓伤口。此外,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哭闹等不良反应,家长需做好观察和护理,若不良反应严重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