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狗狗咬出血一定要打疫苗吗

一、被狗狗咬出血一定要打疫苗吗
被狗狗咬出血通常建议接种疫苗。这是因为狗狗可能携带狂犬病毒,一旦感染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100%。即使咬人的狗狗外观健康,也不能排除其携带病毒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被可疑动物咬伤或抓伤导致皮肤破损出血属于狂犬病暴露三级,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二、被狗狗咬出血后的处理措施
1.伤口处理:应尽快用20%的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清洁剂。清洗后,用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铵(0.1%)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2.疫苗接种
狂犬病疫苗:一般采用肌内注射,目前我国常用的接种程序有“5针法”和“211法”。“5针法”是于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211法”是于第0天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等。应尽早使用,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刻开始。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内均可使用。注射部位为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应注射到远离疫苗接种部位。
3.其他处理:根据伤口情况,医生可能会判断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预防细菌感染,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对于较深的伤口,还可能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被狗狗咬出血后,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同样重要。由于儿童皮肤娇嫩,清洗伤口时动作需更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同时,要关注儿童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一般为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可自行缓解。若反应严重,需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被狗狗咬出血后,也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目前研究表明,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的,不会增加胎儿畸形或流产的风险。孕妇不应因担心对胎儿有影响而延误接种。
3.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被狗狗咬出血后感染狂犬病等疾病的风险可能更高。且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在接种疫苗和用药时,需告知医生自身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确保安全。
四、不同因素的影响及应对
1.年龄:儿童和老年人在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过程中需特殊关注,前文已提及。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按常规流程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即可,但要注意严格遵循医嘱。
2.性别:性别对被狗狗咬出血后的处理原则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可能身体较为敏感,接种疫苗后可能对不良反应更为在意,需提前了解相关知识,避免过度紧张。
3.生活方式:若平时生活中接触狗狗等动物频繁,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穿着适当的防护衣物。被咬出血后,要严格按照处理流程进行,不可因自认为有经验而忽视。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恢复,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
4.病史:有免疫缺陷疾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被狗狗咬出血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更高,且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可能受影响。此类人群需及时告知医生病史,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适当增加疫苗接种剂量或次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