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内科通常做哪些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机体存在感染等炎症反应;血小板异常可反映凝血功能等情况。例如,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2.粪便常规加隐血试验:粪便常规可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有无寄生虫卵等;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可能存在少量出血,有助于排查消化道溃疡、肿瘤等疾病。如持续隐血阳性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二、影像学检查
1.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形态,能发现溃疡、炎症、息肉、肿瘤等病变。适用于有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黑便等症状者,40岁以上高危人群(如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等)可作为常规筛查手段。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去除口腔假牙等。
2.肠镜检查:用于检查结肠及直肠黏膜,可发现结肠息肉、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等病变。适用于有下腹部疼痛、便血、腹泻等症状者,5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定期进行肠镜筛查。检查前需严格肠道准备,通过服用泻药排空肠道。
3.腹部超声:能清晰显示肝、胆、胰、脾等腹部实质器官的大小、形态、结构,可发现胆囊炎、胆结石、肝囊肿、胰腺占位等病变。检查前需空腹,以避免胃肠气体干扰观察效果,孕妇需谨慎选择。
4.CT及MRI检查:CT对腹部实质性器官的占位性病变、结石等诊断价值较高,如肝癌、胰腺癌、肾结石等;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对腹部血管病变(如门静脉血栓)、胰腺病变等诊断更具优势,一般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选用,检查时需去除身上金属物品。
三、功能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测:常用尿素呼气试验,患者口服含有标记尿素的试剂后,通过检测呼气中标记物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该检查无痛苦,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尤其适合不能耐受胃镜检查者。儿童进行该检测时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老年人检测时需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