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自己是不是新冠肺炎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常见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一般为37.3℃以上,部分患者可能为低热,部分为高热。这是因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发热。不同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发热程度相对成人不典型,有的可能仅表现为低热或无明显发热,但也需密切关注。
2.呼吸道症状:常见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严重时可能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这是由于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以及气道受损等情况。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新冠后呼吸道症状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等表现会更明显。
3.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乏力是因为机体在对抗病毒感染过程中消耗能量等;肌肉酸痛与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介质释放有关;而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是新冠病毒影响了嗅神经和味神经所致。
(二)不典型症状
一些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比如部分儿童感染新冠后可能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呕吐、腹泻等;老年人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容易被忽视,所以对于老年人要密切观察其一般状况变化。
二、流行病学史方面
(一)接触史
1.明确接触新冠病毒感染者:如果在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有过接触,包括直接接触(如共同居住、照顾等)或间接接触(如在密闭空间中与感染者有过近距离接触等),那么感染新冠的可能性较大。例如,家庭成员中有新冠感染者,自己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就需要高度警惕感染新冠。
2.到过疫情高发地区:在发病前14天内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者疫情严重的地区,也需要考虑感染新冠的可能。不同地区疫情情况不同,若该地区新冠病毒传播较为广泛,自身处于这样的区域内,感染风险增加。
三、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方面
(一)核酸检测
1.检测原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通过采集咽拭子、鼻拭子等标本,利用实时荧光RT-PCR等技术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的核酸。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基本可以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的金标准之一,但需要注意采样过程的规范性等因素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比如采样部位不准确等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所以有时可能需要重复采样检测。
2.不同人群检测注意事项:儿童进行核酸检测时,要安抚好儿童情绪,尽量配合采样,避免因哭闹等导致采样不顺利影响结果;老年人进行核酸检测时,要注意其身体状况,如有行动不便等情况,要协助其完成采样。
(二)抗原检测
1.检测原理:抗原检测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试剂盒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冠病毒抗原。一般是自行采集鼻拭子等标本进行检测,操作相对简便快捷。但抗原检测的灵敏度相对核酸检测可能稍低,存在一定假阴性的可能。
2.适用情况及人群注意事项:抗原检测可用于自我初步筛查,当出现相关症状怀疑感染新冠时可以进行抗原检测。对于不同人群,使用抗原检测时要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正确操作,比如采样深度、样本处理等都要规范。儿童进行抗原检测时,家长要在旁协助,确保操作正确;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其视力等情况,协助其完成操作。
四、影像学检查方面
(一)胸部CT等检查
部分新冠患者在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中会有异常表现,早期可能出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对于有相关症状且怀疑新冠感染的人群,胸部CT等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尤其是在核酸检测结果不明确时,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等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感染新冠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人群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儿童要注意固定好体位,避免检查过程中移动影响图像质量;老年人要评估其身体耐受情况,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