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得新肺炎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常见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可为低热(体温37.3~38℃),也可能是高热(体温≥38.5℃),部分患者起病时体温可能正常,之后逐渐出现发热情况。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发热相对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需密切关注。
2.呼吸道症状
-咳嗽:多为干咳,部分患者会逐渐出现咳痰,病情严重时咳嗽较为剧烈。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咳嗽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
-咽干、咽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咽喉部不适,有咽干、咽痛的感觉,类似于普通感冒引起的咽喉症状,但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的咽痛可能程度有所不同。
-气短或呼吸困难: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的表现,严重时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本身肺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后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病情变化可能更快,需格外警惕。
(二)不典型症状
1.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尤其在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消化道症状可能会使原有胃肠道疾病加重,如本身患有胃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2.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这是新冠病毒感染较为特异的症状之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甚至丧失,以及味觉减退的情况,一些既往有嗅觉、味觉障碍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后这种症状可能会更明显或持续时间更长。
3.结膜炎:少数患者会出现结膜炎的表现,如眼睛红肿、疼痛、流泪等症状。
二、流行病学接触史方面
(一)近期是否有相关接触
1.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接触:如果近期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抗原检测阳性的人员有过密切接触,包括共同生活、同一密闭空间相处一定时间等情况,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不同年龄段人群接触风险评估需考虑接触的密切程度和时间等因素,例如儿童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时,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几率可能更高。
2.所处地区疫情流行情况:如果所在地区新冠病毒处于社区传播阶段,周围人群感染率较高,那么自身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大。不同地区疫情流行程度不同,需关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来评估自身感染风险。
三、核酸或抗原检测方面
(一)核酸检测
1.检测方法及意义: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通过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等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明确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不同年龄段人群采集标本时的配合程度不同,儿童可能相对较难配合采集鼻咽拭子,此时可能需要采用口咽拭子等其他方式采集标本,但要注意操作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2.检测时间:一般在出现症状后尽早进行核酸检测,感染初期病毒载量相对较高,检测阳性率较高。如果第一次检测阴性,但高度怀疑感染,可在1~2天后再次进行检测,因为病毒有一个复制和达到检测阈值的过程。
(二)抗原检测
1.检测方法及意义:抗原检测相对简便快捷,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方式进行检测。如果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也提示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抗原检测的灵敏度相对核酸检测可能稍低,存在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所以如果抗原检测阳性,建议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以明确诊断。对于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抗原检测结果阳性后更应重视,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病情。
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表现,并且有相应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同时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基本可以判断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医生的综合判断以及相关检查结果等进行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