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手筋断了接上之后还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吗

2025年08月30日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手筋断了接上后恢复到以前状态的影响因素

手筋通常指手部的肌腱,肌腱断裂接上后能否恢复到以前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是损伤的程度,若肌腱断裂范围小、损伤程度轻,相对恢复较好;反之,若肌腱严重挫裂、断裂范围大,恢复难度增加。其次是治疗时机,及时进行手术修复,一般恢复情况较好;若就诊时间过晚,局部组织发生粘连等情况,会影响恢复。再者是康复训练,术后规范、科学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关键,康复训练开始的时间、训练的强度和方法等都会影响恢复效果。另外,患者的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恢复到以前状态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修复和适应能力较弱,恢复难度相对更高。同时,是否存在基础疾病也有影响,如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伤口愈合及组织修复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肌腱恢复后的功能。

术后恢复的大致过程及恢复到以前状态的可能性

早期修复阶段:肌腱缝合术后需要进行制动,一般制动时间根据肌腱损伤情况等因素而定,通常为2-4周左右。此阶段主要是让肌腱断端初步愈合,这个阶段如果恢复顺利,为后续功能恢复奠定基础。如果制动期间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恢复,降低恢复到以前状态的可能性。

中期康复训练阶段:制动解除后进入康复训练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恢复肌腱的活动度和力量。一般在制动解除后1-2周左右开始进行轻柔的被动活动,逐步增加活动范围,然后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如果能严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一定的功能,但要恢复到以前完全正常的状态比较困难,尤其是损伤严重的情况。例如一些复杂的手部肌腱多根断裂的患者,即使经过手术和康复训练,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活动受限,难以恢复到受伤前完全自如的状态。

后期功能巩固阶段:经过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一般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患者的肌腱功能会逐渐稳定,但要达到受伤前完全相同的状态比较难,除非是非常轻微的肌腱损伤。在这个阶段,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手部,防止肌腱再次损伤。

不同人群的恢复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儿童手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腱断裂接上后恢复时需要特别注意康复训练的适度性。因为儿童配合度相对较差,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引导。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手部的生长发育情况,避免康复训练不当影响手部的正常生长和肌腱功能恢复。例如,儿童在康复训练时,活动范围和力度要逐渐增加,不能过于粗暴,防止对正在发育的手部组织造成损伤。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且往往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在术后康复训练中,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导致肌腱再次损伤。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防止因康复训练引起血压升高等不良事件。另外,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也很重要,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等有利于组织修复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肌腱恢复。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手筋断裂接上后恢复时,除了考虑一般的恢复因素外,还要注意手部的美观等因素。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康复方法,避免因康复训练导致手部瘢痕明显等影响美观的情况。同时,女性患者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对手部功能要求较高,如需要进行精细活动等,在康复训练时要针对这些精细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恢复到尽可能好的功能状态,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

男性患者:男性患者如果从事体力劳动等工作,在手筋恢复后需要注意逐渐恢复手部的力量使用。在康复训练后期,要逐步增加手部的负重等训练,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防止因过早过度使用手部而导致肌腱再次损伤,影响恢复效果。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周恒
周恒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6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助患儿及家长缓解焦虑、完善相关检查、皮肤及呼吸道准备,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并配合手术,术后穿刺部位、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并发症,合理饮食及康复指导,婴幼儿及有基础病史患儿需针对性精细护理。
手指尖发麻是怎么回事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手指尖发麻的成因包括神经受压如腕管综合征因腕部正中神经受压、肘管综合征因肘部尺神经受压、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因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末梢神经炎因营养缺乏与代谢障碍或中毒因素,脑部血管病变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脑部血管短暂缺血、脑梗死因脑部血管堵塞,还有胸廓出
手指尖发麻是怎么回事呀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手指尖发麻可由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导致,局部因素包括神经受压(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外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如雷诺现象、手部血管病变),全身因素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脑梗死、末梢神经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中毒(如药物中毒、
手指尖发麻是怎么回事啊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手指尖发麻的原因包括神经受压(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末梢神经炎(由维生素B族缺乏、感染、中毒、糖尿病等引起)、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药物副作用及环境因素,不同原因有不同发生机制、年龄性别因素特点,如腕管综合征多见于3
手指尖麻木是怎么回事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手指尖麻木的原因包括神经受压相关如腕管综合征因腕管内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肘管综合征因肘管内结构异常压迫尺神经,颈椎病因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因高血糖损害周围神经、营养缺乏性周围神经病变因缺乏营养物质,其他原因如胸廓出
手指尖老是发麻是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手指尖发麻有局部因素如神经受压(腕管、肘管综合征)、血液循环障碍(手部过度受压、雷诺现象),全身因素如颈椎病、糖尿病、营养不良、神经系统疾病,还有年龄性别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及特殊人群提示,局部因素中神经受压常见于长期用手劳作等人群致手指尖麻伴相关症状,血液
中手指尖发麻是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中手指尖发麻可能由颈椎病、腕管综合征、末梢神经炎、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等引起,颈椎病因颈椎病变压迫神经等致麻伴颈部等症状,腕管综合征因正中神经受压致麻伴手部相关症状,末梢神经炎因多种原因致神经受损致对称发麻伴感觉肌力减退等,脑血管疾病因脑部神经
近视晶体植入手术多少钱
王卫
王卫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5日
中日友好医院
近视晶体植入手术费用大致在一定范围受晶体类型、医院等级地区、医生经验等因素影响特殊人群中患严重眼部疾病者、青少年、孕期哺乳期女性有相应手术禁忌及注意事项。
右手肘骨质增生饮食注意,吃什么药
廖冬发
廖冬发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5日
西部战区总医院(原成都军区总医院
手肘骨质增生患者饮食上要增加钙和维生素摄入、控制体重、避免刺激性食物,药物方面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抗炎及营养软骨药物营养关节软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注意胃肠道疾病史及老年人肝肾功能情况,营养软骨药物使用需评估过敏史。
手指头尖儿麻是怎么回事儿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手指头尖麻的常见原因有局部神经受压(长时间压迫、腕管综合征)、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毒性神经病变),儿童出现需询问外伤史等并及时就医,成年人长期用手人群要调整用手习惯、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老年人常见于颈椎病和糖尿病
手指头尖麻木是怎么回事儿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手指头尖麻木的原因包括神经受压相关的腕管综合征(长期过度用腕等致腕管内压增高压迫正中神经、随年龄增长及不良生活方式增加风险)、肘管综合征(肘部长期受压致尺神经卡压、任何年龄段不良生活工作方式易引发)、颈椎病相关(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中老年人退变基础且年轻人
手指头尖麻是怎么回事导致的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手指头尖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颈椎病因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所致,长期伏案等不良生活方式及中老年人易患;肘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处受压,经常屈肘人群易患;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长期用手过度人群易患,30-60岁女性相对易患;糖尿病性周围神
手指尖麻木是咋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手指尖麻木的原因包括神经受压相关的腕管综合征(长期过度用腕等致腕管内软组织水肿压迫正中神经、年轻人长期反复手腕活动及中老年人腕管周围组织退变易患)、肘管综合征(肘部不当姿势、骨折脱位等致尺神经在肘管受压、中老年人及经常屈肘职业人群易患)、颈椎病(颈椎长期劳
在手指尖发麻是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指尖发麻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包括姿势不当致血液循环受影响、寒冷刺激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病理性因素有颈椎病因颈椎病变压迫神经、腕管综合征因正中神经在腕管受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致神经受损、脑供血不足因脑部血液循环不畅、末梢神
手指尖有点麻木是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5日
手指尖麻木的原因包括神经受压相关如腕管综合征因长期过度使用手指等致正中神经受压、肘管综合征因肘部不当姿势等致尺神经受压,颈椎病相关因颈椎退变及不良生活方式致神经根受压,外周神经病变相关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因长期高血糖损伤外周神经、酒精性周围神经病变因长期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