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中医治疗心脏病瓣膜病

2025年09月21日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中医对心脏病瓣膜病的认识与辨证论治

一、中医对心脏病瓣膜病的认识

从中医角度来看,心脏病瓣膜病多与心脉痹阻、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等相关。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协调等与心脏瓣膜病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例如心气不足则推动血液运行无力,易导致瘀血内阻等病理变化。

二、辨证论治

1.心气不足型

-症状表现:常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等。中医认为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所以出现心悸气短;气不摄津则自汗出,气虚不能充养机体故神疲乏力。

-治法:补益心气。可选用养心汤等方剂进行调理,养心汤中有黄芪、党参等药物以补益心气,川芎、当归等活血养血,共同起到补益心气、兼以活血的作用。

2.心阳不振型

-症状表现:可见心悸怔忡、形寒肢冷、面色苍白等。心阳不足,温煦失职,所以形寒肢冷;心阳不振,鼓动血脉无力则心悸怔忡,阳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

-治法:温通心阳。常用桂枝甘草汤合参附汤加减,桂枝甘草汤中桂枝温通心阳,甘草调和诸药;参附汤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壮元阳,二方合用共奏温通心阳之效。

3.心血瘀阻型

-症状表现:以心悸胸闷、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等为特点。瘀血阻滞心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心悸胸闷;不通则痛,所以心痛时作,痛如针刺;瘀血阻滞脉络,气血不能濡养唇甲则唇甲青紫。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是常用方剂,方中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等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共奏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

中医其他疗法在心脏病瓣膜病中的应用

一、针灸疗法

1.选穴原则

-常选取内关、郄门、心俞、厥阴俞等穴位。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通于阴维脉,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郄门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善治心系急症;心俞、厥阴俞是心之背俞穴,可调理心气。

2.操作方法

-一般采用毫针针刺,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调节针刺的补泻手法等。对于心气不足型可采用补法,以补益心气;心血瘀阻型可采用泻法,以活血化瘀通络等。

二、推拿按摩

1.按摩部位与手法

-可按摩心前区附近,采用揉、按等手法。揉心前区时,用手掌轻揉心前区部位,频率适中,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按揉内关、神门等穴位,用拇指适度用力按揉这些穴位,每次按揉时间可根据患者情况控制在1-3分钟左右。按摩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气血、舒缓心脏相关经络气血的作用,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因手法不当加重病情。

生活方式对中医治疗心脏病瓣膜病的影响及建议

一、饮食方面

1.适宜饮食

-对于心脏病瓣膜病患者,中医建议饮食清淡,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养心作用的食物,如小米、山药、桂圆等。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心气的作用;山药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对心气不足等情况有一定益处;桂圆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2.禁忌饮食

-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辛辣食物易生热伤阴,油腻食物易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气血生化,不利于心脏病瓣膜病的调理。

二、情志调节

1.情志对病情的影响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如长期焦虑、抑郁等会影响心脏功能。情绪波动过大可导致气机失调,进而影响心脏的气血运行,加重心脏病瓣膜病的病情。例如长期焦虑可使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加重心脉痹阻的情况。

2.调节方法

-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舒缓音乐、练太极拳等方式调节情志。听舒缓音乐能使身心放松,缓解紧张情绪;练太极拳则可以在运动中调节气息,达到身心和谐,利于心脏功能的调理。

特殊人群在中医治疗心脏病瓣膜病中的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1.特点与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多存在脏腑功能衰退的情况,在中医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选用需兼顾其脏腑功能状态。例如在使用补益类药物时,要注意配伍,避免过于滋腻碍胃等。同时,针灸、推拿等疗法的操作要更加轻柔,因为老年患者的皮肤、经络等相对脆弱,要根据其体质适度调整治疗强度,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二、儿童患者

1.特点与注意事项

-儿童心脏病瓣膜病相对较少见,但一旦患病在中医治疗上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药物选用上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针灸、推拿等疗法要由专业儿科医生操作,手法要轻柔,穴位选取要精准且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防止因治疗不当对儿童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女性患者

1.特点与注意事项

-女性患者在不同生理时期如经期、孕期、哺乳期等有不同特点。例如经期女性在中医治疗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寒凉或活血化瘀力度过强的药物,防止引起月经不调等。孕期女性则要特别谨慎用药和选择治疗方法,以免影响胎儿发育,针灸等疗法的操作要避开一些禁忌穴位等,以保障母婴安全。

湿气重能看中医调理吗
钟军华
钟军华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可调理湿气重,方法有中药调理(据情况开方祛湿,如湿邪困脾用平胃散等,寒湿用羌活胜湿汤等)、针灸推拿(针灸刺激穴位调气血脏腑祛湿,推拿按摩促气血流通散湿气),不同人群调理有特点(儿童用温和非药物方法,女性结合适合方式,男性调整生活方式,老年人兼顾脏腑等特
身体湿气重怎么调理中医用什么药
罗云
罗云住院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上海长海医院
中医调理身体湿气重可从生活方式和饮食两方面调理,生活方式上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调节环境,饮食上要选择祛湿食物、规律进餐,还可用中成药如参苓白术散、二妙丸、平胃散等调理,特殊人群用药物需谨慎。
身体湿气重中医怎么治疗
张景莉
张景莉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广东省中医院
中医改善身体湿气重可通过内治法辨证论治,寒湿困脾用实脾饮加减、湿热中阻选连朴饮、脾虚湿盛用参苓白术散;外治法有艾灸选脾俞等穴温和灸、拔罐选大椎等穴操作;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选健脾利湿食物、规律饮食及选择慢跑等运动锻炼;儿童湿气重优先非药物疗法且外治法谨慎,
湿气重中医怎么调理
朱英坚
朱英坚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调理湿气重可从饮食、运动、中医理疗、生活习惯方面入手,饮食上可适当多吃健脾利湿食物、避免生冷油腻之物,运动选有氧运动等并坚持长期,中医理疗可艾灸足三里等穴位、拔罐,生活习惯上保持居住环境干燥、作息规律。
中医如何去除体内湿气
邵怡
邵怡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4日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祛湿可从饮食调理选择薏苡仁、红豆、冬瓜等祛湿食物,运动祛湿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中医理疗祛湿艾灸足三里等穴位、拔罐选背部膀胱经循行部位,生活习惯调整避免潮湿环境、保持作息规律。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陈玉静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3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药内服可据证型用柴胡疏肝散等方治疗针灸推拿可调节气血经络康复锻炼可选太极拳等生活调护需情志调摄、饮食调理、起居有常不同人群治疗调护需有别。
中医把脉能把出什么?
陈玉静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3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把脉可反映气血状态,气血盛衰可通过脉象形态、力度体现,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气血状态在脉象有体现;还能反映脏腑功能,心脏功能异常会现相应脉象,脾胃、肝脏、肺脏、肾脏功能异常也各有对应脉象;且可辅助判断疾病病位(表或里)与病性(寒或热),不同病史人群及特殊人
中医少白头发怎么治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2日
中医治疗少白头发可通过中药调理从肾虚、气血不足论治,针灸推拿选相关穴位针刺或按摩头部促进气血循环,生活方式调整需在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矿食物、避免刺激食物,保持充足睡眠、管理情绪,还可采用中药外治洗头方及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调节全身气血来改善少白头状况且各方法
中医治疗丹毒的方法
陈玉静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0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丹毒是皮肤突然发红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医治疗分中药内服根据辨证论治分别用普济消毒饮、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中药外治有敷贴法用金黄散等或新鲜野菊花叶等捣烂外敷及砭镰法(禁用于新生儿及年老体弱者儿童一般不适用)针灸选局部及循经穴位针
两大中医偏方轻松治疗咳嗽
李洪娟
李洪娟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0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一、雪梨川贝炖品材料为雪梨和川贝母将其洗净切块同炖,雪梨清热润肺生津化痰,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二者对肺热咳嗽有缓解作用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雪梨;二、生姜红糖茶材料是生姜和红糖洗净切丝冲泡加红糖,生姜散寒解表温肺止咳,红糖补中缓急对风寒感冒咳嗽有缓解作用糖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
宋志芳
宋志芳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8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包含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拔罐疗法、中药熏蒸疗法,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脏腑等,推拿按摩以手法调整机体状况,拔罐疗法利用负压疏通经络等,中药熏蒸疗法借蒸汽和药物温通经络等,应用时针对不同疗法对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如针灸要精准轻柔等、推
中医减肥的六种方法有哪些
陈立勇
陈立勇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8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减肥方法多样,针灸减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脏腑功能来调节代谢等;推拿按摩减肥靠手法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淋巴回流加速脂肪代谢;中药内服减肥依据个体体质辨证用药改善代谢;拔罐减肥利用负压刺激经络穴位改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辅助减肥;食疗减肥通过合理搭配饮食
糖尿病的中医认识
侯为开
侯为开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7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对糖尿病认识包括病因病机方面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辨证分型有上消肺热津伤证、中消胃热炽盛证、下消肾阴亏虚证及阴阳两虚证,治疗调理有中药治疗需注意特殊人群用药、饮食调理要定时定量合理搭配、情志调理要保持心情舒畅、运动调理要根据不同人
中医治疗神经性耳聋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7日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治疗神经性耳聋有中药内服、针灸治疗等方法,中药内服针对不同证型选方调理,针灸包括体针和耳针,其优势是注重整体调理,注意事项有特殊人群需谨慎及个体差异要辨证论治,临床应用需考虑相关因素以确保安全有效。
中医白发变黑发
彭文琦
彭文琦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认为白发形成与脏腑经络相关,肾其华在发,肝血不足、肾精亏虚可致白发,食疗方面黑芝麻、黑豆有补肝肾益精血作用,中药调理何首乌常用但需专业辨证,针灸推拿通过穴位调节气血,不同人群白发变黑发注意事项不同,儿童青少年要保证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成年人要保持良好生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