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撞到了起了一个包要怎么处理

头撞到起包后的初步处理
立即冷敷:在头撞到起包后的24小时内,应使用冷敷来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用冰袋或湿冷的毛巾敷在起包的部位,每次敷15-20分钟,每隔1-2小时敷一次。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从而减轻肿胀程度。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避免冻伤。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头部受伤后的症状表现,如是否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抽搐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尤其是头痛持续加重、呕吐频繁、意识改变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因为这些可能是颅内损伤的表现。对于婴幼儿,由于其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更要仔细观察其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一旦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24小时后处理
改为热敷:受伤24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淤血吸收。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一般维持在40-50℃左右,同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热敷3-4次。热敷对于成年人和儿童都适用,但儿童热敷时要注意家长在旁看护,防止烫伤。
继续观察:即使24小时后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也需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因为有些颅内损伤可能在受伤后数小时或数天才会逐渐表现出来。
特殊情况注意
儿童:儿童头部撞到起包后,除了按照上述步骤处理外,更要谨慎对待。由于儿童颅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颅内缓冲空间相对较小,颅内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在处理过程中,除了密切观察症状外,家长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儿童剧烈哭闹,因为哭闹可能会加重头痛等不适症状,也可能影响对病情观察的准确性。
老年人:老年人头部撞到起包后,要格外警惕。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且身体机能下降,颅内损伤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处理时,除了及时冷敷、热敷和观察症状外,应建议老年人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并且要更频繁地观察其意识、肢体活动等情况,一旦有异常应尽快送医。
有基础病史者:如果伤者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头部撞到起包后,血压波动可能会对病情产生影响。高血压患者可能因受伤后的应激反应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受伤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糖也可能出现波动,不利于病情观察和后续治疗。所以这类人群受伤后,除了常规处理外,要更加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并且及时将受伤情况告知医生,以便医生综合评估病情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