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怎么煎药

中药煎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煎药器具:首选瓦罐、砂锅,其次为搪瓷器皿、不锈钢锅。忌用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2.浸泡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使中药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但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浸泡15至20分钟即可。
3.加水量:通常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水面超过饮片2厘米至3厘米为宜。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多一些;质地疏松、孔隙较大或需解表的药物加水量可少一些。
4.煎药火候:一般未沸前用武火,煮沸后宜用文火。但解表药不可久煎,通常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维持10至15分钟即可;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至60分钟。
5.煎药次数:一般为两次,即头煎、二煎。有的滋补药可煎三次。但“头煎”有效成分含量为最高,“二煎”、“三煎”有效成分含量依次减少。
6.特殊药物处理:先煎药: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15至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材同煎。后下药:气味芳香的药物,借其挥发油起作用,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5至10分钟即可。包煎药:花粉类、细小种子类、药物细粉及附绒毛药物,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宜用纱布包裹入煎。另煎药:一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等宜单独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的饮片吸附,造成浪费。烊化药: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容易黏附于其他药物或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液兑服。冲服药:散剂、丹剂、小丸剂、自然汁及某些贵重药,宜冲服。
7.服用方法:一般中药汤剂均宜在饭后30至60分钟内服用,这样能有效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如果是脾胃虚寒者,宜饭后服用。但解表药、消食药则例外,应饭前服用。如果是补益药,宜空腹服用。如果是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无论饭前或饭后服用的中药,在服药与进食之间的时间,都应间隔60分钟左右,以免影响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