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人出现

一、血糖异常波动
(一)高血糖表现及应对
糖尿病人出现高血糖时,常表现为多尿、口渴、乏力等。这是由于血糖升高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致口渴,同时肾小球滤过葡萄糖增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多尿。监测血糖若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等异常值,需遵循个体化原则调整治疗方案,如在饮食运动基础上可考虑调整降糖药物剂量或种类,以控制血糖水平,长期高血糖会增加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风险,如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等。
(二)低血糖表现及应对
当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时,可出现出汗、手抖、心慌、饥饿感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等。这是因为血糖过低刺激交感神经及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肾上腺素等,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表现。此时应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如口服15-20g含糖食品(如葡萄糖片、含糖饮料等),15分钟后复测血糖,若仍低于3.9mmol/L可重复补充。需注意不同人群低血糖反应可能有差异,老年糖尿病人对低血糖耐受差,更需密切监测及及时处理,避免低血糖引发严重后果,如心脑血管意外等。
二、糖尿病足相关表现
糖尿病人若出现足部溃疡、感染等糖尿病足表现,多与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神经病变有关。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减慢,易形成血栓,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同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减退,易受伤且不易察觉,进而引发溃疡,若合并感染则会加重病情。患者需注意足部清洁,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足部,保持足部干燥,避免穿过紧鞋子,定期检查足部有无破损、红肿等情况,一旦发现足部异常需及时就医,因为糖尿病足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足部坏疽甚至需要截肢等严重后果,而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基础,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降低血管神经病变发生风险。
三、眼底病变相关症状
糖尿病人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黑影等眼底病变相关表现,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累及眼底的结果。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等病变,逐渐影响视力。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眼底,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干预。控制血糖是关键措施,将血糖长期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可延缓眼底病变进展,必要时可能需要结合激光治疗等眼科相关干预手段来保护视力。
四、神经病变相关表现
部分糖尿病人会出现手脚麻木、刺痛等周围神经病变表现,这是高血糖引起神经纤维变性、脱髓鞘等病变所致。患者感觉神经受损,出现感觉异常。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可使用营养神经药物辅助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足部受伤,因为感觉减退可能使患者不易察觉足部损伤,增加糖尿病足发生风险。对于老年糖尿病人,神经病变可能更易发生且症状可能更明显,需加强日常足部护理及血糖监测等综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