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控新型肺炎疫情注意事项

一、个人防护规范
1.口罩佩戴要求: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区域等场景需全程佩戴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儿童应选用适配其脸型的儿童专用口罩,佩戴时需确保口罩紧密贴合面部,覆盖口鼻部位,确保防护效果;2.手部清洁维护:频繁使用肥皂或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每次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于接触公共物品后、进食前、触摸口鼻眼前后等时刻及时洗手,外出不便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
二、环境消毒要点
1.家居消毒操作:定期运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按说明书稀释后擦拭家具表面、进行拖地等操作,消毒后需用清水擦拭干净残留消毒剂;针对手机、钥匙等小物件可使用酒精湿巾擦拭消毒;2.通风换气要求:每日开窗通风数次,每次通风时长不少于30分钟,冬季通风时需注意保暖,避免因通风导致受凉情况发生,保证室内空气持续流通。
三、社交距离与聚集管控
1.社交距离保持: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必须前往需与他人维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降低病毒传播风险;2.聚集活动规避:避免参与非必要的聚餐、聚会等聚集性活动,减少与有呼吸道症状人员的接触,从源头上降低感染几率。
四、健康监测与应急处置
1.日常体温监测:每日自行监测体温,若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乏力等疑似新型肺炎症状时,需立即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并向医生详细告知近期旅居史、接触史等情况;2.隔离人员管理:居家隔离人员需严格依照规定进行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定期向社区等相关部门报备自身健康状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五、特殊人群防护提示
1.老年人:因免疫力相对较低,外出时务必佩戴合适口罩,居家时保持环境清洁通风,子女等家人应协助其做好手卫生等防护举措,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且就医过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保障自身及他人健康;2.儿童:选用适配儿童尺寸的口罩,家长需监督儿童正确佩戴,教导儿童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避免儿童用手触摸口鼻眼,儿童出现发热等症状时,优先采取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方式,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等部位,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随意服用药物,及时就医并向医生告知儿童详细情况;3.孕妇:防护措施与普通人群基本一致,但需选择舒适的口罩,避免长时间佩戴引发不适,出现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就医时向医生说明怀孕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合理诊疗,充分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