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输血三查八对

一、输血三查
1.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都有一定的保存期限,查看血液是否在有效期内,确保血液质量符合要求。不同类型的血液保存期限不同,例如全血和红细胞悬液一般保存35天左右等,过期的血液可能会发生变质,影响输血安全。
2.查血液的质量:包括观察血液的外观,看血液是否有变色、浑浊、凝块等异常情况。正常的血液应该是色泽均匀、无凝块、无浑浊等。如果血液质量有问题,输入人体后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3.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检查输血器等装置是否有破损、漏气等情况,确保输血装置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输血过程的顺利进行,防止血液泄漏等情况发生。
二、输血八对
1.对床号:明确患者的床位号码,确保输血是针对正确的患者,避免输错患者。这是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因为不同床位的患者病情等情况不同,必须准确对应。
2.对姓名:核对患者的姓名,与患者的身份信息一致,防止输错患者。姓名是识别患者的重要标识,必须准确无误。
3.对住院号:确认患者的住院号码,进一步准确识别患者,避免因患者姓名相似等情况导致输错血。住院号是患者在医院的唯一标识之一,通过核对住院号可以更精准地确定输血对象。
4.对血型:确定患者的血型与输入血液的血型是否相符。例如,A型血的患者不能输入B型或AB型血,否则会引起严重的溶血反应,危及患者生命。不同血型之间的抗原抗体反应是输血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必须严格核对血型。
5.对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交叉配血试验是确定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的重要步骤,要核对交叉配血的结果是否符合输血要求。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不符合,不能进行输血,否则会导致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
6.对血液种类:明确输入的血液种类,是全血、红细胞、血小板等哪种类型,确保输入正确的血液种类。不同种类的血液有不同的临床应用场景,必须准确核对。
7.对剂量:核对输入血液的剂量,确保按照患者的病情等情况输入合适的剂量。剂量不合适可能会影响输血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8.对血液的有效期:再次核对血液的有效期,与前面查血液有效期的内容相呼应,双重确保血液在有效期内,保障输血安全。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输血三查八对时要更加严谨,确保血型等信息核对无误,因为儿童对输血反应的耐受能力更差,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对于老年患者,也要仔细核对各项信息,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所以严格的三查八对是保障老年患者输血安全的关键。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曾经有过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在三查八对时要格外关注相关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