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胃镜检查前注意事项

一、饮食方面
1.检查前禁食:一般建议在胃镜检查前6-8小时开始禁食,以确保胃内基本排空,便于医生清晰观察胃内情况。若胃内有食物残留,可能会遮挡病变部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早上进行胃镜检查,前一晚10点后就不要再进食;下午检查,当天上午8点后禁食。
2.禁食种类:除固体食物外,牛奶、豆浆等易产气的流质食物也应避免,它们在胃内消化相对较慢,且可能产生较多气体,导致胃内气体过多,同样不利于观察。水的摄入也要严格控制,检查前2小时内不宜饮水,因为即使少量水在胃内也可能影响视野清晰度。
3.特殊饮食人群:对于糖尿病患者,禁食时间过长可能引发低血糖,应提前告知医生自身病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检查时间或给予相应指导,比如在检查前适当补充含糖液体,既能保证胃内基本排空,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禁食时间可适当微调,但也需保证胃内达到可检查的清洁程度。
二、病史及用药情况告知
1.详细病史:要向医生如实提供自己的既往病史,包括是否有胃溃疡、胃息肉、胃癌等胃部疾病史,以及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史。例如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刺激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医生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选择更合适的检查方式或在检查中加强监护。
2.用药情况:告知近期正在服用的药物,尤其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这些药物可能增加胃镜检查过程中出血的风险,医生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停药以及停药的时间。一般来说,抗血小板药物需停药57天,抗凝药物需停药35天,但具体停药方案必须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综合评估后确定,切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引发血栓等严重后果。对于长期服用降糖药的患者,检查当天应暂停服用,防止检查过程中因禁食导致低血糖。
三、心理准备
1.了解检查过程:通过与医生沟通或查阅正规医学资料,了解胃镜检查的大致流程,减轻对未知的恐惧。胃镜检查是将一根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腔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咽部不适、恶心等感觉,但通常可以忍受,整个检查过程一般在1030分钟左右。
2.放松心态:过度紧张可能导致咽喉部肌肉痉挛,增加插管难度,也可能使胃蠕动加快,影响观察效果。患者可在检查前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放松心情,若实在无法缓解紧张情绪,可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辅助检查。
四、其他准备
1.穿着舒适:检查当天宜穿着宽松、易于穿脱的衣物,尤其是领口宽松的上衣,方便医生操作,也能让自己在检查过程中感觉更舒适。女性患者尽量避免穿着连衣裙等不方便检查的服装。
2.携带陪同人员:胃镜检查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头晕、乏力等不适,需要有人陪同回家,尤其是老年人、身体较为虚弱者或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使用了麻醉药物,检查后患者意识恢复需要一定时间,陪同人员可协助照顾并确保患者安全。
3.取下假牙及饰品:有假牙的患者应在检查前取下假牙,避免检查过程中假牙松动、脱落,造成误吸等严重后果。同时,应取下项链、耳环等饰品,防止在检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影响检查操作。
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对检查的耐受性可能较差。在检查前,医生会更全面地评估心肺功能,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心电图、肺功能等相关检查。同时,老年人胃肠蠕动较慢,禁食时间可适当缩短,但需保证胃内清洁程度不影响检查。由于老年人对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若使用镇静药物辅助检查,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检查后恢复时间可能也会相对较长,陪同人员要更加悉心照料。
2.儿童: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更加谨慎,一般仅在高度怀疑有胃部疾病且其他检查手段无法明确诊断时才考虑。检查前,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精准评估,选择更细、更柔软的胃镜设备,以减少对儿童咽喉及消化道的损伤。同时,会采用更适合儿童的麻醉方式或镇静方案,确保检查过程中儿童的安全与舒适。家长在检查前要安抚好儿童的情绪,避免其过度哭闹,影响检查进行。检查后,要密切观察儿童是否有腹痛、呕血等异常情况,如有及时就医。
3.孕妇:一般情况下,若非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孕妇不建议进行胃镜检查。因为检查过程中的刺激及可能使用的药物,对胎儿可能存在潜在风险。若孕妇因特殊情况必须进行胃镜检查,医生会在充分权衡利弊后,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检查方式和药物,并在检查过程中加强对孕妇及胎儿的监护。孕妇在检查前要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孕周、孕期情况等,以便医生做出更合适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