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月经阴道瘙痒怎么办

一、来月经阴道瘙痒的原因
1.局部因素
经期卫生不良:月经期间,若不及时更换卫生巾,经血、阴道分泌物等积聚,易滋生细菌,刺激阴道及外阴皮肤,引发瘙痒。研究表明,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细菌数量可快速增加,为瘙痒症状的出现创造条件。
卫生巾过敏:部分女性对卫生巾的材质过敏,接触后会引起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阴道及外阴瘙痒、红肿等。例如,对卫生巾中的香料、化纤成分过敏等情况并不少见。
阴道炎症: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月经期间阴道内环境改变,有利于病原体繁殖,炎症加重,从而出现瘙痒症状。霉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月经期间阴道pH值变化,念珠菌易大量生长。
2.全身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含糖量高,可刺激外阴皮肤,且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和真菌滋生,增加阴道瘙痒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指出,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糖尿病患者,阴道瘙痒发生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者。
黄疸:某些肝脏疾病或胆管疾病导致黄疸,血液中胆盐浓度升高,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包括阴道部位。
维生素缺乏:如缺乏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可能影响皮肤和黏膜的正常代谢,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引起阴道瘙痒。
二、应对方法
1.一般处理
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注意要从前向后冲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入阴道。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损伤皮肤。
及时更换卫生巾: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选择质量合格、适合自己肤质的卫生巾,避免使用有香味或含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穿着合适衣物: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以保持外阴局部的通风良好,减少细菌滋生。
2.药物治疗
克霉唑:常用于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引起的阴道瘙痒,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甲硝唑:可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导致的瘙痒,能有效杀灭滴虫。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孕期阴道瘙痒需格外谨慎,因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若出现瘙痒,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怀孕情况。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在孕早期,胎儿器官发育关键时期,药物致畸风险较高。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如采用温和的外阴清洗液等。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阴道黏膜变薄,抵抗力降低,瘙痒症状可能更易发生且较顽固。在治疗时,要注意皮肤的耐受性,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需综合考虑全身情况进行治疗。若患有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糖,这对缓解阴道瘙痒至关重要。
3.儿童:儿童阴道瘙痒可能与卫生习惯不良、蛲虫感染等有关。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外阴清洁,每天清洗。避免孩子搔抓外阴,防止皮肤破损感染。若怀疑有蛲虫感染,可在夜间孩子入睡后观察肛门周围有无白色线头样虫体。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