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025年07月31日 11:27:18
何洁
何洁副主任医师呼吸科
中日友好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异常增高(通常持续>6个月)且病因不明的一组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克隆性造血异常,例如部分患者存在相关基因的突变,导致嗜酸性粒细胞过度增殖;也与细胞因子异常有关,如白细胞介素-5等细胞因子异常增多,促使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存活等过程异常。

二、临床表现

(一)累及多系统表现

心血管系统:嗜酸性粒细胞可浸润心肌,引起心肌功能障碍,出现心功能不全相关表现,如心悸、气短、水肿等;还可能累及心内膜,导致心内膜纤维化等。

呼吸系统: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呼吸道,引起气道炎症、狭窄等。

消化系统:可能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表现,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道有关,影响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神经系统: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癫痫发作等,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神经系统,影响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

三、诊断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持续>1.5×10⁹/L,且持续时间>6个月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骨髓象检查: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可伴有形态异常等表现,有助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基因检测:部分患者可检测到与克隆性造血相关的基因异常,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等基因的突变,对诊断和分型有一定意义。

(二)影像学检查

心脏超声:对于累及心血管系统的患者,可评估心肌结构、心功能等情况,如是否存在心肌肥厚、心腔扩大等。

胸部CT:有助于观察呼吸系统受累情况,如是否有肺部浸润影等。

四、治疗原则

(一)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初始治疗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等发挥作用,如泼尼松等,可降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改善相关症状,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

其他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如羟基脲、伊马替尼等药物,羟基脲通过抑制DNA合成来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殖;伊马替尼针对特定基因异常(如PDGFRα突变)的患者有效。

(二)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需密切关注药物对生长激素、骨代谢等的影响,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或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且要定期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

女性患者:需考虑药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如部分药物可能影响月经周期、生育功能等,在治疗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评估药物风险与妊娠计划等的关系。

有基础病史患者:若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时需综合评估基础病与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之间产生不良相互影响,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血糖、血压的控制,需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基础病指标并调整治疗方案。

五、监测与随访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评估治疗效果。一般治疗开始后数周内需复查血常规,观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变化。

同时要监测受累器官的功能指标,如心脏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等;呼吸系统患者需复查胸部CT、肺功能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随访需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有疾病复发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还需持续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何洁
何洁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31日
中日友好医院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异常增高超六月且病因不明的病,发病机制涉克隆性造血异常与细胞因子异常,临床表现累及多系统,诊断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检查,治疗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特殊人群有不同考量,治疗中需监测相关指标并长期随访。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于昕
于昕主治医师
2025年04月12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罕见病,病因不明,主要症状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手足搐搦、癫痫发作、Chvostek征和Trousseau征阳性等。治疗方法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纠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缓解严重搐搦症状等,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
特发性皮炎做过敏源检查,报告内容具体有哪些,我只看到三种过敏源
刘杰
刘杰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6日
青岛南区人民医院
特发性皮炎患者可通过吸入性、食入性和接触性过敏源检查,报告内容可能因医院、检查方法和个体差异而不同,有疑问可咨询医生或专家。
特发性水肿的表现
石颜军
石颜军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5日
聊城市人民医院
特发性水肿表现为水肿,可从下肢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严重影响活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增厚、粗糙、色素沉着等变化,或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经量过多或过少等症状,少
引起特发性水肿的原因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5日
特发性水肿的原因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神经精神因素、饮食、药物、遗传等有关,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不明原因水肿建议就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保持良好心态等。
特发性震颤是什么呢,除了手抖脚抖还有什么状况吗
张镛
张镛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4日
山东省立医院
特发性震颤除手抖脚抖外,还可能出现头部、声音、肢体震颤,平衡问题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能活多久
李晓
李晓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4日
枣庄市王开传染病医院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平均生存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并发症和个人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期。患者需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保暖、运动、保持良好心态,饮食调整也有助于改善体质。
特发性眼睑痉挛中医如何治疗
张滢滢
张滢滢主治医师
2025年03月12日
江汉油田总医院
中医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常采用针灸、中药、按摩、饮食调理和情志调节等方法。治疗需辨证论治,患者还应注意眼部卫生、保暖、保持充足睡眠,严重时及时就医。
特发性眼睑痉挛中医如何治疗
李振东
李振东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2日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特发性眼睑痉挛可采用针灸、中药、按摩、食疗等中医方法治疗,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论治,并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应有的症状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1日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除面部肌肉无力、口角歪斜等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耳部疼痛、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泪液和唾液分泌异常、听力下降、面部感觉异常、眼球运动障碍等不常见或异常症状。
特发性震颤头抖怎么办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1日
中日友好医院
特发性震颤头抖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及心理支持等方法缓解,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与医生充分沟通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
心得安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效果
周恒
周恒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1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得安治疗特发性震颤效果因人而异,可能减轻震颤症状,但有头晕、疲劳等副作用,还可能影响呼吸系统和血糖控制。使用时需注意个体差异,逐渐调整剂量,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需谨慎,需定期评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1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失衡、脾脏功能亢进、肝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作用以及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血小板在外周血中过度破坏,同时可能抑制血小板生成,具体表现为体液免疫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细胞免疫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脾脏产生大量抗血小板抗体且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意思
黄新造
黄新造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1日
黄石市中医院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少数患者可有脾脏肿大,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诊断主要依靠血常规、骨髓象等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脾切除术等。日常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1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感染、免疫因素、肝脾因素、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有关。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小板输注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