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分泌主要检查什么

一、内分泌检查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激素水平测定:
甲状腺激素:包括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TT3、TT4反映甲状腺激素的总体水平,FT3、FT4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其变化早于甲状腺激素。如TSH升高,FT3、FT4降低,提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TSH降低,FT3、FT4升高,提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性激素:女性检查项目一般有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FSH和LH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水平不同,可反映卵巢功能。E2主要由卵巢分泌,其水平变化可反映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情况。P在排卵后升高,用于维持妊娠。T升高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PRL升高可能导致闭经、溢乳等。男性主要检查睾酮、FSH、LH、PRL等,睾酮是男性体内主要的雄激素,FSH和LH对睾丸生精功能及睾酮合成有调节作用,PRL异常也可能影响男性生殖功能。
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见检测项目有皮质醇、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等作用,其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ACTH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若ACTH升高,皮质醇也升高,可能为库欣病;若ACTH降低,皮质醇升高,可能为肾上腺皮质肿瘤。醛固酮主要作用是保钠排钾,维持水盐平衡,醛固酮增多可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等。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对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儿童期生长激素缺乏可导致侏儒症,分泌过多可引起巨人症;成人生长激素过多可导致肢端肥大症。检测生长激素基础值及进行葡萄糖抑制试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等可评估生长激素分泌功能。
2.内分泌功能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对于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若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7.811.0mmol/L为糖耐量减低。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通过给予地塞米松药物,观察体内皮质醇分泌的变化,协助诊断库欣综合征及病因鉴别。如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若不被抑制,提示存在皮质醇增多症;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鉴别库欣病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异位ACTH综合征,库欣病多可被抑制,而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异位ACTH综合征不被抑制。
禁水加压素试验:用于鉴别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量减少,尿比重及渗透压升高,注射加压素后,尿量进一步减少,尿比重及渗透压进一步升高;肾性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量无明显减少,尿比重及渗透压无明显升高,注射加压素后无反应。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常用于甲状腺、乳腺、卵巢、睾丸等内分泌器官检查。如甲状腺超声可观察甲状腺大小、形态、结构,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乳腺超声有助于发现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等病变。卵巢超声可监测卵泡发育、排卵情况,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睾丸超声可检查睾丸大小、内部结构,诊断睾丸炎、睾丸肿瘤等疾病。
CT和MRI:对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器官的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垂体CT或MRI可发现垂体瘤等病变,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肾上腺CT或MRI可发现肾上腺肿瘤、增生等病变,有助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疾病的诊断。
4.其他检查:
自身抗体检测:部分内分泌疾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检测相关自身抗体有助于诊断。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升高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对Graves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骨密度检查:内分泌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腺功能减退等可导致骨代谢异常,骨密度检查可评估骨骼健康状况,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等问题。
二、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内分泌检查常与生长发育相关。检查前家长应详细告知医生孩子的生长情况,如身高、体重增长速度,有无性早熟表现等。检查生长激素等项目可能需进行功能试验,过程中要安抚好孩子情绪,配合医生完成检查。若检查提示内分泌异常,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案。
2.青少年: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和性成熟阶段,内分泌变化较大。生活方式对内分泌影响明显,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适当运动。进行内分泌检查,如性激素检查时,要注意检查时间,女性一般在月经周期特定阶段检查更能准确反映内分泌状态。若发现内分泌问题,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对学业及心理的影响,给予适当心理支持。
3.成年人:成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大,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等易导致内分泌失调。检查前应尽量调整生活方式至相对规律状态。对于女性,若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及时进行内分泌检查。男性若有性功能异常等表现,也应重视内分泌检查。若确诊内分泌疾病,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合理安排治疗时间。
4.老年人:老年人内分泌功能逐渐衰退,多种内分泌疾病发病率增加。进行内分泌检查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及身体耐受性。如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时,要警惕老年人因长时间禁食或口服葡萄糖后可能出现的低血糖、心脑血管意外等风险。若发现内分泌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
三、常用治疗药物:
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
2.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左甲状腺素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