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无创DNA产前筛查怎么做
一、样本采集
1.采集时间:一般在孕12~24周进行较为适宜,此时胎儿游离DNA在孕妇外周血中的含量相对稳定且易于检测。
2.采集方式:通过采集孕妇外周静脉血来获取样本,这是一种相对无创、对孕妇和胎儿创伤极小的操作,通常采集5~10mL左右的血液即可满足检测需求。孕妇无需空腹,正常饮食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二、检测流程
1.DNA提取:从采集到的孕妇外周血中提取出胎儿的游离DNA。血液中的胎儿游离DNA是通过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释放到母体血液循环中的,提取技术能够将其特异性地分离出来。
2.测序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提取出的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获取大量的基因序列信息。然后将这些测序数据与人类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来检测胎儿是否存在某些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情况,比如常见的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
三、结果解读
1.低风险:如果检测结果提示胎儿患相关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风险较低,意味着胎儿患有目标染色体异常的概率相对较小,但这并不是绝对排除患病的可能,只是基于目前的检测结果处于低风险范围。
2.高风险:当检测结果显示为高风险时,说明胎儿患相应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可能性较高,但高风险并不等同于胎儿一定患病,还需要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等有创产前诊断技术来明确诊断。羊水穿刺是通过抽取羊水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染色体疾病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操作,存在一定的流产等风险,不过在高风险情况下是明确胎儿是否真正患病的重要后续检查手段。对于年龄较大的孕妇(如年龄≥35岁)等特殊人群,由于本身生育染色体异常患儿的风险相对较高,无创DNA筛查高风险时更需要及时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查。
四、适用人群与特殊情况考虑
1.适用人群:一般建议高龄孕妇(年龄≥35岁)、血清学筛查显示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临界风险的孕妇、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证的孕妇(如有出血倾向、胎盘低置等情况)、羊水穿刺细胞培养失败不愿意再做羊水穿刺的孕妇等进行无创DNA产前筛查。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相对较高,无创DNA筛查可以作为初步的筛查手段,但高风险时更要重视后续的确诊检查,因为高龄孕妇即使无创DNA筛查低风险,也不能完全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可能,只是相对低风险人群概率更低。
-双胎妊娠:双胎妊娠进行无创DNA筛查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双胎的游离DNA情况相对复杂,此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综合评估胎儿情况。
-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这类孕妇再次生育染色体病患儿的风险较高,无创DNA筛查可以作为监测胎儿染色体情况的一种方式,但仍需要密切关注检测结果,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确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