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什么时候才会有
生理情况下白带出现的时间及特点
青春期前:儿童在8岁前,体内雌激素水平低,生殖系统未发育成熟,白带量很少,几乎没有明显的白带分泌。这是因为此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启动,生殖器官相关腺体分泌功能很弱。
青春期:一般女孩10-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随着卵巢的发育,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加,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在阴道杆菌作用下,糖原分解为乳酸,使阴道pH值呈酸性,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管分泌的黏液等混合形成白带。此时白带开始出现,且随着月经周期有一定变化。例如,接近排卵期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白带量增多、稀薄、透明,呈拉丝状,这是为了有利于精子通过,便于受孕;月经前由于盆腔充血,白带量可能会稍增多。
育龄期: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中,白带情况随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月经干净后,雌激素水平较低,白带量少;随着卵泡发育成熟,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到排卵期时白带如上述呈稀薄拉丝状;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白带变黏稠、量减少。另外,怀孕期间,由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持续升高,白带量会明显增多,这是为了保护阴道免受病原体侵袭等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但如果白带出现颜色、气味等异常改变,可能提示有孕期感染等问题。
围绝经期:女性45-55岁左右进入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下降,白带分泌量逐渐减少,阴道黏膜变薄等,此时白带质地、量等会有相应变化。
病理情况下白带出现的相关情况
炎症因素
-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炎,多发生在育龄女性,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大量繁殖,患者可出现白带增多,呈灰白色、稀薄、有鱼腥臭味等情况,尤其在性交后臭味加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常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人群,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白带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同时伴有外阴瘙痒等症状;滴虫性阴道炎多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经公共浴池、浴盆、马桶等间接传播,患者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等。
-宫颈炎:急性宫颈炎可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感染引起,患者白带增多,呈黏液脓性,还可伴有性交后出血等症状;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未彻底治疗转变而来,白带可呈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有时可伴有腰骶部疼痛等。
其他病理情况:如子宫肌瘤患者,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由于宫腔面积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加,可导致白带增多;输卵管癌患者也可能出现白带增多,多为水样白带,有时伴有阴道流血等症状。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白带出现情况各有特点,比如孕妇由于孕期激素变化白带增多是常见情况,但如果出现异常增多、异味等需及时就医;有妇科手术史或既往有生殖道感染病史的人群,更要关注白带的变化,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增加生殖道感染等导致白带异常的风险。女性平时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观察白带的量、颜色、气味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相关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