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一、暴露前预防作用
1.母婴传播阻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需尽早(通常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肝疫苗,此联合免疫方案经临床研究证实能显著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风险,相关研究显示其阻断母婴传播有效率可达较高水平,可有效保护新生儿避免因母婴传播感染乙肝。
2.高危人群被动免疫:未感染乙肝病毒且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阴性的高危人群,如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者、接受血液透析者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提供短期被动免疫保护,使机体接触乙肝病毒时能及时发挥免疫防御作用,预防感染发生。
二、暴露后预防作用
1.职业暴露预防:发生乙肝病毒职业暴露时,例如被乙肝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等情况,需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注射可中和进入体内的乙肝病毒,阻止病毒感染肝细胞,降低感染乙肝可能性,多项职业暴露相关研究证实了其在此类情况中的预防效果。
2.非新生儿意外接触预防:意外接触乙肝病毒的非新生儿人群,如接触乙肝患者血液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结合乙肝疫苗接种的策略,能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感染,通过及时免疫干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清除或抑制病毒复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群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必要阻断措施,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严格按时间要求注射,以保障新生儿健康,避免母婴传播致新生儿感染乙肝。
2.过敏体质人群: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前需严格进行过敏评估,因过敏体质者使用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谨慎使用并做好过敏抢救准备。
3.儿童群体: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儿童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严格按体重等指标确定合适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对儿童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关注儿童使用后的反应,确保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