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植不成功的征兆

一、移植器官功能异常
1.肝移植:患者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同时凝血功能持续恶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上升,提示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严重受损,可能是移植不成功的征兆。
2.肾移植:术后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血肌酐快速升高,超过术前基础值的2倍及以上,提示肾脏滤过功能急剧减退,可能为移植肾功能丧失的迹象。
3.心移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端坐呼吸、下肢水肿明显加剧等心力衰竭症状加重表现,心功能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快速下降,提示心脏移植后功能失代偿,可能移植不成功。
二、排斥反应相关表现
1.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器官局部出现疼痛,如肝移植后右上腹疼痛、肾移植后腰部胀痛等,同时伴有发热,体温可超过38.5℃,移植器官功能急剧减退,以肾移植为例,血肌酐在短时间内大幅升高,肝移植时胆红素迅速上升等。
2.慢性排斥反应:移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如肾移植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缓慢下降,肌酐清除率持续降低;肝移植患者出现肝功能缓慢恶化,白蛋白水平进行性降低,凝血因子合成持续不足等,多呈隐匿性进展,需长期监测移植器官功能变化。
三、感染相关征兆
移植患者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时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痰液性状改变;术后伤口感染表现为伤口红肿、渗液、有异味;腹腔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等,感染的发生及加重可能影响移植器官功能,提示移植不成功风险增加。
四、全身状况改变
患者出现乏力进行性加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下降;食欲明显减退,体重在短时间内显著下降,若为儿童移植患者,还可能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如身高、体重增长迟缓等;老年人移植后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全身状况恶化表现,均可能是移植不成功的间接征兆。
五、不同人群特殊考虑
儿童移植患者:除上述一般征兆外,需重点关注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不遵循正常生长曲线,智力发育迟缓等,可能与移植器官功能异常或长期免疫抑制治疗相关,需及时评估移植状态。
老年移植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下降,征兆可能不典型,需密切监测基础生命体征、移植器官功能指标及全身营养状况,一旦出现轻微异常变化,如轻微水肿、尿量稍减等,应高度警惕移植不成功可能,因其病情进展往往较迅速。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心脏移植患者,若出现原有心血管症状加重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时,更需排查移植相关问题,因基础病史可能掩盖或混淆移植不成功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