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一、感染相关后遗症
发生情况:斜视手术后有发生感染的可能,虽然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会影响手术效果及眼部健康。手术是有创操作,眼部组织受到损伤后,细菌等病原体有侵入的机会。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相比成人更易发生感染相关问题,且儿童眼部组织娇嫩,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
表现及影响:可出现眼部红肿、疼痛加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眼内炎会严重损害视力,影响眼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视觉发育中的儿童来说,可能会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二、眼部出血相关后遗症
发生情况: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眼部出血,这与手术操作损伤血管等因素有关。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对于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等)的人群,术后出血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表现及影响:少量出血可能表现为眼白部分出现片状红色区域(结膜下出血),一般可逐渐吸收,对视力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是眼内出血,就比较严重,可能会影响光线在眼内的传播,干扰视网膜的正常成像,进而影响视力。对于儿童来说,眼内出血可能会影响其视觉发育,导致斜视术后视力恢复不佳,影响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
三、眼位矫正不足或过矫后遗症
发生情况:这是斜视手术较常见的后遗症。手术设计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眼位矫正不足,即术后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斜视;或者过矫,出现与原本斜视方向相反的偏斜。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概率有所不同,对于复杂斜视、初次手术的患者,发生眼位矫正不足或过矫的风险相对较高。
表现及影响:眼位矫正不足会导致斜视仍然存在,影响外观和双眼视觉功能,儿童时期双眼视觉功能正在发育,眼位矫正不足会影响立体视等高级视觉功能的建立,导致双眼不能协调工作,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眼位过矫则会出现新的斜视方向的偏斜,同样会影响外观和双眼视觉功能,需要再次手术矫正,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和经济负担。
四、复视后遗症
发生情况: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复视,尤其是水平斜视矫正术后。这是因为双眼眼位调整后,大脑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眼位关系。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对于视觉中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的儿童,适应新眼位关系的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复视持续的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表现及影响:患者会感觉看东西有重影,影响正常的视觉体验和日常活动。儿童在视觉发育阶段出现复视,可能会干扰其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导致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影响今后的立体视觉等高级视觉功能的形成,对其学习(如阅读、书写等需要良好双眼视觉的活动)和生活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五、干眼症后遗症
发生情况:斜视手术可能会影响眼表的泪膜稳定性,导致干眼症。尤其是长时间手术、眼表暴露时间长的情况更容易引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长期使用电子设备、本身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等情况的人群,术后发生干眼症的风险可能增加。
表现及影响: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视力波动等症状。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更难及时发现干眼症的不适,长期干眼症可能会影响眼表的健康,进而影响视力,对于正在发育的儿童,可能会影响其眼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眼部不适,影响学习时的视觉舒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