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腿痛怎么鉴别

腰腿痛的鉴别方法
一、根据病史鉴别
年龄与性别因素:
-儿童及青少年出现腰腿痛,需考虑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如脊柱侧凸、先天性腰椎峡部裂等,女性青春期前后的腰腿痛可能与内分泌变化相关,如痛经放射至腰骶部类似腰腿痛表现。
-中青年患者腰腿痛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腰部外伤史或长期弯腰劳累史的人群易患,女性在妊娠期由于激素变化及腹部压力增加也可能诱发腰腿痛。
-老年人腰腿痛多与退行性病变有关,如腰椎骨质增生、腰椎管狭窄症,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增加,也易出现腰腿痛症状。
病史特点:
-腰腿痛伴有明确腰部外伤史,要考虑腰椎骨折、腰部肌肉拉伤等情况。若腰腿痛呈间歇性发作,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休息后缓解,要高度怀疑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有腰痛反复发作,后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沿坐骨神经走行分布。
二、根据症状特点鉴别
疼痛性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多为放射性痛,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或足背放射,疼痛性质可为刺痛、酸痛或电击样痛。
-腰椎管狭窄症的疼痛常为神经性间歇性跛行,行走时下肢出现酸胀、疼痛、麻木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后缓解再继续行走。
-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痛多为酸痛、胀痛,活动时疼痛可能加重,休息后稍有缓解。
-腰部肌肉劳损导致的腰腿痛为腰部酸痛,多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部位较局限,一般无下肢放射痛。
伴随症状:
-腰腿痛伴有下肢肌力下降、肌肉萎缩,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较严重时,或腰椎管狭窄症病程较长者。
-若腰腿痛伴有大小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异常,要考虑马尾神经综合征,多见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是神经压迫的紧急情况,需立即处理。
三、体格检查鉴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侧下肢,抬高在60°以内出现下肢放射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是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降低患肢抬高角度至疼痛缓解,再被动背屈患侧踝关节,若再次出现放射痛则为加强试验阳性。
-下肢感觉、肌力及反射改变,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减退、肌力下降,跟腱反射或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腰椎管狭窄症:
-腰部后伸试验阳性,患者站立位尽量后伸腰部,若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加重则为阳性,这是因为后伸腰部可使腰椎管容积进一步减小,加重对神经的压迫。
-间歇性跛行时检查,可发现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上述神经压迫症状,停止行走或蹲下后症状缓解。
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活动度检查,可见腰椎活动受限,尤其是前屈、后伸及侧弯活动受限较明显,因为增生的骨质会影响腰椎的正常活动。
-局部压痛,在增生的腰椎椎体周围可找到明确的压痛点。
四、影像学检查鉴别
X线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表现可无特异性改变,部分患者可见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如变直或侧凸,椎间隙变窄等。
-腰椎管狭窄症X线可见腰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腰椎管矢状径减小等。
-腰椎骨质增生X线可清晰显示腰椎椎体边缘、小关节等部位的骨质增生影像。
CT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CT可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等,同时可观察神经根、硬膜囊受压情况。
-腰椎管狭窄症CT可明确椎管狭窄的程度,如中央椎管、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的狭窄情况。
-腰椎骨质增生CT能更清晰地显示增生的骨质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MRI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MRI可全面观察椎间盘退变情况、髓核突出程度及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情况,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腰椎管狭窄症MRI能清晰显示脊髓、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受压的部位和程度,对神经组织的显示优于CT。
-腰椎骨质增生MRI可显示增生骨质周围的软组织情况,如有无韧带肥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