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肌萎缩的治疗

2025年09月08日 17:33:07
樊瑛
樊瑛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药物治疗

(一)神经营养药物

1.作用机制:这类药物可以为神经细胞的生长、维持和功能发挥提供营养支持,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的修复。例如甲钴胺,它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髓鞘的合成,参与神经系统中核酸、蛋白质、脂肪的代谢。

2.适用人群: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损伤相关的肌萎缩患者,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评估利弊后谨慎使用,儿童使用时也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等相关规定。

(二)延缓病情进展药物

1.作用机制:对于一些特定病因导致的肌萎缩,如某些遗传性肌萎缩疾病,部分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疾病相关的病理过程来延缓病情进展。例如,对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利鲁唑是一种谷氨酸拮抗剂,能抑制谷氨酸释放,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从而延缓病情进展。

2.适用人群:特定疾病导致的肌萎缩患者,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用人群限制,比如利鲁唑禁用于对本品及其主要成分过敏者,肝功能不正常或转氨酶水平异常增高者禁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等,儿童使用相关药物需特别谨慎,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

二、康复治疗

(一)运动疗法

1.被动运动:由治疗师或家人帮助患者进行关节的屈伸等运动,适用于完全丧失运动能力的患者,可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进一步萎缩。对于老年患者或病情较重、活动受限明显的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关节损伤。儿童进行被动运动时,需根据儿童的身体承受能力调整力度和幅度。

2.主动运动:鼓励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主动运动,如肢体的抬举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功能。对于年轻且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可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而对于老年患者,要选择相对温和、安全的主动运动方式,如在平地缓慢行走等。

(二)物理因子治疗

1.电刺激疗法:通过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从而达到维持肌肉质量、促进肌肉恢复的目的。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电刺激的参数选择不同,儿童由于身体组织特性与成人不同,需要更精准地调整电刺激的频率、强度等参数;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情况,避免过强的刺激导致不适。

2.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有利于肌萎缩的改善。儿童使用超声波治疗时要严格控制治疗时间和能量,老年患者若有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要谨慎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超声波治疗。

三、手术治疗

(一)适用于特定病因的手术

1.神经松解术:当神经受到卡压导致肌萎缩时,如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部肌肉萎缩,可通过神经松解术解除神经卡压,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对于年轻患者,若能及时进行手术解除卡压,神经恢复的潜力相对较大;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神经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但仍可通过手术改善神经卡压状况,缓解肌萎缩进展。

2.矫形手术:对于肌萎缩导致肢体畸形的患者,可通过矫形手术纠正畸形,改善肢体功能。儿童进行矫形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因素,手术方案需兼顾当前畸形纠正和未来生长的需求;老年患者若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在术前进行全面评估。

四、饮食营养支持

(一)蛋白质摄入

1.重要性:蛋白质是肌肉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修复。例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蛋白质的需求量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支持肌肉等组织的生长;老年人由于代谢减缓等原因,也需要保证适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但要注意消化吸收情况。

2.具体建议:儿童可根据年龄和生长需求,每天从饮食中摄入适量的上述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老年人可选择易于消化的蛋白质来源,如清蒸鱼、鸡蛋羹等,保证每天蛋白质的合理摄入量。

(二)维生素摄入

1.维生素B族:如前文提到的甲钴胺就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神经的修复和维持。各种新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中富含维生素B族,儿童和老年人都应保证此类食物的摄入,儿童可通过食用全麦面包、新鲜蔬菜沙拉等获取维生素B族;老年人可多吃糙米、绿叶蔬菜等。

2.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对肌肉细胞有保护作用。坚果、植物油等富含维生素E,儿童适量食用坚果等食物可获取维生素E,但要注意避免过量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老年人可选择合适的食用油并搭配坚果等食物来补充维生素E。

五、心理支持

(一)对患者的影响

肌萎缩患者由于疾病导致身体功能受限,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可能进一步影响疾病的康复。例如,长期的焦虑可能导致患者内分泌失调,影响身体的恢复。不同年龄的患者心理反应不同,儿童可能因身体不适产生恐惧、烦躁等情绪;老年人可能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忧产生悲观情绪。

(二)支持措施

1.心理疏导: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对于儿童,可通过游戏等轻松的方式进行心理安抚,缓解其恐惧情绪;对于老年人,要耐心倾听其担忧,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2.家庭支持:家人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陪伴,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儿童的家庭支持尤为重要,家人的鼓励和积极态度能帮助儿童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老年人的家庭支持能让其感受到温暖,有利于心理状态的改善。

肌萎缩的治疗
樊瑛
樊瑛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8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肌萎缩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神经营养药物为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支持、延缓病情进展药物抑制特定病因相关病理过程;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的被动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主动运动增强肌肉力量,物理因子治疗的电刺激疗法维持肌肉质量、超声波治疗改善肌肉营养代谢;手术治疗,如神经
肌萎缩挂什么科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4日
肌萎缩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神经源性、肌源性、废用性等,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休息和营养,保持良好心态。
三角肌萎缩表现
李宏
李宏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3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角肌萎缩表现为肩部无力、畸形、疼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病因有很多,需就医检查确定原因并治疗,可采取保暖、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措施缓解症状。
脊髓性肌萎缩症症状,专家为你介绍各种表现
杨竹生
杨竹生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1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常见症状有肌肉无力、运动障碍、呼吸问题、肌肉萎缩、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心脏问题和其他症状。诊断需进行基因检测和神经肌肉评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和康复训练等,基因治疗和临床试验也在探索中。
脊肌萎缩症怎样到死亡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0日
中日友好医院
脊肌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主要影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其发展过程通常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开始,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肉萎缩,逐渐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最终因呼吸衰竭或其他并发症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支持性治疗,基因治疗和药物
肌酸激酶多高可以怀疑肌萎缩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08日
肌酸激酶升高不一定意味着肌萎缩,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肌肉活检等评估。如怀疑肌萎缩,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对于特定人群,需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问题。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维持肌肉健康很重要。
肌酸激酶高可以怀疑肌萎缩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08日
肌酸激酶高不一定是肌萎缩,还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肌肉损伤、心肌梗死、心脏手术、肌肉疾病等,需进一步检查评估病因,包括肌肉活检、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进行性肌萎缩能活多久
李听松
李听松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08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进行性肌萎缩患者的生存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疾病类型、基因突变、治疗方法、生活方式、并发症和心理状态等因素。综合治疗、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心态对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有积极影响。
如何判断自己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1月25日
怀疑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可通过症状、家族史、神经电生理检查、肌肉活检及其他检查来判断,需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
如何让咬肌萎缩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1月22日
让咬肌萎缩可通过减少咬肌使用、口腔正畸、注射瘦脸针、手术切除等方式,应咨询专业医生,选择合适方案,注意选择正规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
脊肌萎缩症的治疗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20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脊肌萎缩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法,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方案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和治疗选择。
如何让咬肌萎缩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1月20日
咬肌萎缩可通过避免过度使用咬肌、改善饮食习惯、注射瘦脸针、手术治疗等方式,具体为减少咀嚼硬物、口香糖等,细嚼慢咽,每餐咀嚼20-30次,或注射肉毒毒素,使咬肌萎缩,也可手术切除部分咬肌,但需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状怎么办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18日
中日友好医院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主要影响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具体症状有无力、肌肉萎缩、肌肉痉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认知和行为问题。应对方法有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呼吸支持、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心理支持。
什么是小儿脊髓性肌萎缩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17日
中日友好医院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主要影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会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严重影响患儿的运动、呼吸和生活质量。目前,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新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为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什么是小儿脊髓性肌萎缩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16日
中日友好医院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由SMN1基因突变引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影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症状包括运动发育迟缓、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呼吸问题等。诊断主要依靠基因检测和临床症状评估。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方法包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