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收治什么样的病人

一、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主要收治以下几类病人: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病人,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有可能恢复。如严重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的病人,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出现低血压、组织低灌注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通过ICU的抗感染、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治疗,有可能纠正休克,恢复器官功能。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的监测和有效治疗,可减少死亡风险的病人。例如大手术后的病人,尤其是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手术,术后可能出现出血、心律失常、呼吸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入住ICU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潜在风险。
3.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因感染等诱因导致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出现严重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在ICU可通过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
二、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器官储备功能差,入住ICU后可能对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所以用药需更加谨慎,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同时,老年人皮肤弹性差,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护理时要加强翻身、皮肤清洁等护理措施,防止压疮形成。
2.儿童: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在ICU陌生且充满仪器设备的环境中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营造相对温馨的环境,增加与患儿的沟通交流,缓解其紧张情绪。用药方面,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与成人不同,需严格按照儿童用药剂量和种类选择合适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特别注意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防止患儿意外拔管等情况发生。
3.孕妇:孕妇情况特殊,不仅要考虑自身病情,还要兼顾胎儿安全。在治疗用药时,需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避免使用有致畸风险的药物。同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采取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在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优先选择对胎儿辐射较小的检查方法。
三、治疗相关(以感染性休克为例):
1.用药逻辑:优先进行非药物干预,如快速补充晶体液等进行液体复苏,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在药物选择上,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为标准,避免盲目用药。例如对于儿童,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有潜在风险的药物,严格明确年龄禁忌。
2.常用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可提升血压,改善组织灌注。
多巴胺,根据不同剂量可发挥不同作用,小剂量可扩张肾血管,大剂量可提升血压等。
头孢他啶,一种抗生素,用于控制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