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双下肢动脉硬化的症状有哪些?

2025年08月21日 21:35:07
周恒
周恒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间歇性跛行

双下肢动脉硬化时,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会导致肌肉在运动时供血不足,引发间歇性跛行。表现为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尤其是小腿出现酸痛、胀痛或抽痛等不适,需停下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行走,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且跛行距离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患者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跛行距离存在差异,年龄较大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跛行距离相对较短;长期吸烟的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加重血管损伤,可能使间歇性跛行出现更早且症状更明显。

二、下肢皮温降低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血流减少,患肢皮肤温度会低于正常侧。这是因为血液灌注不足,热量传递减少,患者可明显感觉到患肢皮肤发凉,尤其在寒冷环境中或夜间更为显著。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的患者,其下肢神经可能同时受损,对温度变化的感知可能更不敏感,但仍能通过皮肤触诊发现皮温差异;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若合并双下肢动脉硬化,皮温降低的症状可能更易被察觉。

三、皮肤颜色改变

早期可能出现患肢皮肤苍白,这是因为动脉供血减少,皮肤血管充盈不足所致;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皮肤发绀,是由于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引起。皮肤颜色改变可单侧发生,与对侧正常皮肤颜色形成对比。年龄较大的患者,皮肤本身弹性和色泽有所下降,可能会影响对皮肤颜色改变的早期识别;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管弹性已受影响,合并双下肢动脉硬化时,皮肤颜色改变可能更为明显。

四、下肢麻木、乏力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下肢神经缺血,可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麻木感,常表现为肢体远端的针刺样或蚁行感;同时,由于肌肉供血不足,会出现乏力症状,患者感觉下肢无力,活动耐力下降。对于肥胖人群,体重过重增加下肢血管负担,更易出现下肢麻木、乏力症状;妊娠期女性若合并双下肢动脉硬化,由于生理状态改变,血液循环负担加重,可能使麻木、乏力症状提前出现且加重。

五、静息痛

病情严重时,即使患者处于休息状态,也会出现下肢疼痛,称为静息痛,多在夜间加重。疼痛部位可在小腿、足部等,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灼痛等。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下降,静息痛可能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外周血管疾病既往史的患者,再次发生双下肢动脉硬化时,静息痛出现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可能高于无既往史者。

六、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等下肢动脉的搏动可因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减弱或消失。通过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搏动情况,可初步判断双下肢动脉硬化的程度。儿童若出现双下肢动脉硬化(极为罕见情况),多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或特殊遗传代谢性疾病相关,此时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需结合详细病史及相关检查明确病因;育龄女性若出现该症状,需排查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影响血管的因素。

双下肢动脉硬化的症状有哪些?
周恒
周恒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1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双下肢动脉硬化可致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运动后下肢不适需休息且跛行距离有规律,下肢皮温因动脉血流减少而降低患肢皮肤发凉,皮肤颜色早期苍白后期发绀,下肢因神经缺血及肌肉供血不足出现麻木乏力,病情严重时出现静息痛夜间加重,可通过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判断程度且不
双下肢水肿的分度有哪些
郭雁宾
郭雁宾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18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水肿三度表现为水肿累及膝关节以上甚至整个下肢皮肤紧绷按压凹陷深恢复缓慢,老年人多提示严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或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疾病且日常活动严重受限需卧床休息并注意皮肤护理,儿童极少见且多为严重先天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需紧急就医,妊娠期女性属异常情况高度
双下肢无力行走病因
李伟念
李伟念主治医师
2025年06月13日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双下肢无力行走原因多样,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因脑部血液供应问题或血管破裂影响运动传导,脊髓病变由炎症或压迫致脊髓神经传导异常,周围神经病变由特定病理特点或糖尿病并发症引发,运动神经元病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多发
双下肢无力常见原因
唐皓
唐皓主治医师
2025年06月12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双下肢无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脊髓病变如脊髓炎、脊髓肿瘤脑部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周围神经病变如吉兰巴雷综合征、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低钾血症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以及药物副作用、营养缺乏
双下肢肢体无力原因
刘岩
刘岩副主任医师
2025年06月12日
天津医院
双下肢无力原因多样可从多方面排查并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含脊髓、周围神经、脑部病变,肌肉疾病有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瘫痪,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心血管疾病像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还有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
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原因
张前进
张前进主任医师
2025年06月03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一、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原因包括年龄增长致血管壁结构功能改变、男性绝经期前及女性绝经后患病风险变化、吸烟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脂质沉积、高热量高脂肪饮食致血脂升高、缺乏运动影响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高血压损伤血管内皮、糖尿病破坏血管壁结构功能及高脂血症使脂质
双下肢水肿的原因和治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24日
双下肢水肿可由全身性因素如心脏疾病(心力衰竭致静脉回流受阻老年人常见不良生活方式增加风险)、肾脏疾病(滤过和重吸收障碍年轻人生活不规律及有家族史风险高)、肝脏疾病(肝硬化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中老年人及酗酒等病史者风险高)、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多
双下肢水肿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23日
双下肢水肿可通过针对病因及一般治疗改善病因上心源性水肿因心脏疾病致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需治原发疾病用利尿剂强心药肾源性水肿由肾脏疾病致水钠潴留需治肾病限水钠摄入肝源性水肿因肝硬化致低蛋白血症及门静脉高压需改善肝功能补白蛋白用利尿剂营养不良性水肿因长期营养问
双下肢水肿因为什么原因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21日
双下肢水肿原因包括心源性如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肾源性如肾炎肾病致水钠潴留和低蛋白血症、肝源性如肝硬化致低蛋白血症和门静脉高压、营养不良性因营养缺乏等致血浆蛋白减少、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减和库欣综合征、药物性因特定药物致水钠潴留或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因素如下
双下肢浮肿原因是什么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21日
一、双下肢浮肿原因包括全身性因素如心脏疾病因心脏功能受损静脉回流受阻、肾脏疾病影响滤过重吸收及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肝脏疾病致低蛋白血症和门静脉高压、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黏液性水肿、营养不良致低蛋白血症,还包括局部性因素如下肢静脉疾病影响血液回
双下肢水肿原因及治疗是什么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21日
双下肢水肿可针对病因治疗如心源性需治心脏疾病改善心功能肾源性依疾病类型治疗肝源性改善肝功能营养不良性补充营养内分泌性针对具体疾病治下肢静脉病变改善静脉回流药物性调整方案同时进行一般治疗休息抬高下肢定时活动下肢饮食减少钠盐增加蛋白质摄入还可药物治疗用利尿剂并
双下肢浮肿原因,进一步治疗方法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21日
一、双下肢浮肿原因包括全身性因素与局部因素,全身性因素有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因体循环淤血致肿多见于老年人有相关病史者,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因滤过功能受损致肿各年龄段可发病不良饮食习惯增加风险,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因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致肿常见于慢性肝病或酗酒者,
女性双下肢水肿原因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20日
双下肢水肿原因分全身性、局部性因素治疗需针对病因并关注特殊人群,全身性因素包括心脏疾病致体循环淤血、肾脏疾病致水钠潴留及低蛋白血症、肝脏疾病致低蛋白血症及门静脉高压、内分泌疾病如甲减致黏液性水肿、营养不良致低蛋白血症、药物致水钠潴留、特发性水肿与激素水平变
双下肢水肿的原因,如何治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20日
双下肢水肿原因多样可通过对因一般药物治疗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原因有心源性如慢性心力衰竭致静脉回流受阻伴呼吸困难等,肾源性像肾小球肾炎等致水钠潴留伴蛋白尿等,肝源性如肝硬化因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致水肿伴黄疸等,内分泌源性常见于甲减致非凹陷性水肿女性多见,营养不
双下肢水肿,是何种原因造成,如何治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20日
一、双下肢水肿原因包括全身性因素如心脏疾病因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致体循环淤血引发多见于老年人有相关病史者、肾脏疾病因滤过功能下降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发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年轻人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多见、肝脏疾病因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致低蛋白血症引发常发生于有长期饮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