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与范畴
脊柱炎:是泛指脊柱部位发生炎症的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其病因多样,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它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脊柱炎症性病变,病变范围相对宽泛,可累及脊柱的不同结构,如椎间盘、椎体、脊柱周围的韧带等。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炎中的一种特定类型,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基因密切相关,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呈阳性。
二、病理表现
脊柱炎:不同类型的脊柱炎病理表现差异较大。例如感染性脊柱炎,如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会在脊柱局部看到炎症细胞浸润,有脓性分泌物形成,组织学上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而非感染性脊柱炎中的一些自身免疫性脊柱炎,病理表现可能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涉及自身免疫攻击脊柱相关组织。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病理改变是附着点炎和滑膜炎。附着点是指肌肉、韧带、肌腱等组织附着于骨的部位,附着点炎表现为附着点的炎症、水肿、破坏,随后可出现骨化,导致脊柱关节的僵硬和融合;滑膜炎主要是滑膜的炎症、增生,引起关节的肿胀、疼痛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
脊柱炎:
-非特异性脊柱炎:一般表现为脊柱部位的疼痛、活动受限,疼痛程度和性质因病因不同而异。比如退行性脊柱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疼痛往往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活动时可能有脊柱僵硬感,但晨起僵硬感一般较轻,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30分钟。
-感染性脊柱炎:除了有脊柱局部的疼痛、活动受限外,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感染中毒表现,体温可升高,血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
-风湿性脊柱炎:可能有关节外的表现,如皮肤红斑、眼部炎症等,脊柱疼痛的特点可能与天气变化相关,阴雨天气时疼痛往往加重。
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表现:患者常出现下腰部或骶髂部疼痛、晨僵,一般晨僵时间较长,可持续1小时以上,活动后可缓解。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外周关节受累,如髋关节、膝关节等,表现为这些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中期表现:脊柱疼痛可逐渐向上蔓延,累及胸椎、颈椎,出现胸背部疼痛、胸廓活动受限等。患者脊柱的活动度逐渐下降,可能出现弯腰困难,不能完成系鞋带等动作。
-晚期表现:脊柱呈强直状态,出现驼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身高可能会变矮,活动严重受限,往往只能看到前方有限的范围。
四、诊断方法
脊柱炎: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脊柱相关部位的骨质改变,如骨质增生、破坏等,但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CT检查对于细微的骨质改变显示更清晰,如感染性脊柱炎中早期的骨质破坏情况。MRI检查在软组织病变的显示上有优势,能更早发现脊柱炎中的软组织炎症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根据不同病因的脊柱炎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感染性脊柱炎需要进行血常规、血培养等检查,了解感染情况;自身免疫性脊柱炎需要检测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
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检查:X线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方法,早期可见骶髂关节骨质疏松、间隙模糊等,晚期可见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改变。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更敏感,能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细微炎症、破坏等。MRI检查可以在X线和CT尚未发现明显异常时,发现骶髂关节的骨髓水肿等早期病变。
-实验室检查:HLA-B27检测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但HLA-B27阳性不一定就是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阴性也不能排除强直性脊柱炎。另外,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往往升高,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
五、治疗原则
脊柱炎:
-非特异性脊柱炎:以对症治疗为主,根据病情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和疼痛。对于退行性脊柱炎,还可以通过康复锻炼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感染性脊柱炎: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充分引流感染病灶,如果有脓肿形成需要进行切开引流等处理。
-自身免疫性脊柱炎: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用药物治疗,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同时结合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
-一般治疗: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正确的姿势,睡硬板床,低枕卧位,以延缓脊柱畸形的发生。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塞来昔布等;慢作用抗风湿药如柳氮磺吡啶等可延缓病情进展;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对于活动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减轻炎症,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手术治疗:对于晚期出现严重脊柱畸形、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脊柱矫形手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和适应证,需要严格掌握。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脊柱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都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年轻男性患强直性脊柱炎的风险相对较高;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密切监测脊柱炎相关指标;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脊柱的劳损,增加患非特异性脊柱炎的风险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