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情况下会引起酸中毒

一、代谢性酸中毒
(一)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1.糖尿病相关:糖尿病患者若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或作用缺陷,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当酮体生成超过机体代谢能力时,可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常见的代谢性酸中毒类型之一,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也可见于2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情况。
2.缺氧或剧烈运动:机体缺氧时,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产生乳酸增多,若乳酸生成过多或清除障碍,可导致乳酸性酸中毒。例如,严重感染、休克、心力衰竭等引起组织低灌注、缺氧时,乳酸生成增加;剧烈运动导致局部组织缺氧,也可能短时间内乳酸生成增多,但一般可通过机体调节恢复,若持续缺氧或机体调节功能异常则可引发酸中毒。
(二)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1.消化道丢失:严重腹泻时,大量含有碳酸氢根的肠液从消化道丢失,如霍乱患者剧烈腹泻,导致碱性物质丢失过多,使体内碳酸氢根减少,引发代谢性酸中毒。此外,肠瘘、胰瘘等也可因消化液丢失导致碱性物质丢失,从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2.肾脏排酸障碍: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排酸能力减弱,酸性代谢产物如硫酸、磷酸等在体内潴留,同时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的功能也可能受损,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逐渐加重。
二、呼吸性酸中毒
(一)肺泡通气不足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气道阻塞、小气道痉挛、肺泡弹性减退等,导致肺泡通气量减少,二氧化碳不能有效排出,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碳酸浓度升高,引发呼吸性酸中毒。例如,COPD急性加重期时,患者气道阻塞加重,通气功能进一步恶化,二氧化碳潴留更明显。
2.呼吸肌功能障碍: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疾病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肌无力或麻痹,使肺泡通气量下降,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另外,脊髓灰质炎、高位脊髓损伤等也可能影响呼吸肌的正常功能,导致通气不足。
3.胸廓及胸膜病变:严重胸廓畸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等情况,可限制胸廓的扩张和肺的通气功能,使肺泡通气量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三、特殊人群相关情况
(一)儿童
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若发生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异物等情况,更容易出现通气障碍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同时儿童肾脏功能相对不成熟,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较弱,在腹泻等导致碱性物质丢失时,更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且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关注。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COPD)或肾功能减退,呼吸系统的通气功能和肾脏的排酸、保碱功能均有所下降,因此更易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例如,老年人在肺部感染时,容易出现肺泡通气不足引发呼吸性酸中毒;肾功能减退时,对酸性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降低,代谢性酸中毒风险增加。
(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若血糖控制不佳,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代谢性酸中毒;同时,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等,进一步增加了酸碱平衡紊乱的风险。
综上,酸中毒可因代谢性因素(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或碱性物质丢失过多)或呼吸性因素(肺泡通气不足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不同人群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基础疾病的差异,发生酸中毒的风险和表现也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