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牙齿没掉就长新牙是什么原因?怎么处理?

一、原因
小朋友牙齿没掉就长新牙,医学上称为乳牙滞留。主要原因如下:
乳牙病变:乳牙因龋齿等原因严重破坏,牙根吸收不完全,导致乳牙迟迟不脱落。例如,长期患有严重龋齿的乳牙,其牙根周围炎症会影响牙根正常吸收,使得乳牙无法按时脱落。
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恒牙萌出位置不正,向乳牙牙根方向生长,使得乳牙牙根吸收受阻,从而出现乳牙滞留。比如,恒牙在颌骨内的位置偏移,没有沿着正常的路径萌出,就会对乳牙牙根产生异常压力,阻碍乳牙脱落。
缺乏咀嚼刺激:儿童日常饮食过于精细,牙齿咀嚼功能得不到充分锻炼,导致乳牙牙根吸收不足,造成乳牙滞留。像长期以软食、流质食物为主的儿童,乳牙牙根吸收过程可能受到影响。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乳牙滞留的遗传倾向,儿童发生乳牙滞留的概率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影响牙齿的发育和萌出过程,使得牙齿的替换出现异常。
二、处理方法
及时拔除滞留乳牙:当发现小朋友出现乳牙没掉就长新牙的情况时,应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由医生评估后拔除滞留的乳牙。一般来说,乳牙滞留会影响恒牙的正常排列,拔除滞留乳牙可以为恒牙的萌出提供正常的空间,避免恒牙排列不齐等问题。例如,滞留的乳牙拔除后,恒牙通常会逐渐调整位置,恢复到正常的排列状态。
观察恒牙萌出情况:在拔除滞留乳牙后,要密切观察恒牙的萌出情况。如果恒牙能够正常萌出到正常位置,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需要定期复诊,监测恒牙的萌出状态。如果恒牙萌出位置仍然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采取正畸等干预措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低龄儿童:低龄儿童在面对乳牙滞留及处理时,可能会因为恐惧而不配合。家长要给予孩子心理安抚,在就诊前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对看牙有正确的认识,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要监督低龄儿童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因乳牙滞留导致口腔感染等问题。因为低龄儿童口腔卫生意识较差,乳牙滞留时食物残渣容易堆积在滞留乳牙周围,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
有遗传因素家族史的儿童:对于有乳牙滞留家族遗传史的儿童,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牙齿的发育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密切观察乳牙和恒牙的萌出顺序及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因为遗传因素导致的乳牙滞留可能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早期干预可以更好地保障孩子牙齿的正常发育。















